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引言 | 第10-11页 |
第1章 寻衅滋事罪的立法沿革与实践问题 | 第11-18页 |
1.1 寻衅滋事罪的立法沿革 | 第11-13页 |
1.1.1 寻衅滋事罪的来源:1979 年《刑法》中的流氓罪 | 第11-12页 |
1.1.2 1997 年《刑法》对寻衅滋事罪的设立 | 第12-13页 |
1.1.3 2011 年《刑法修正案(八)》对寻衅滋事罪的修正 | 第13页 |
1.2 寻衅滋事罪在定罪量刑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| 第13-18页 |
1.2.1 定罪中存在的问题 | 第14-16页 |
1.2.2 量刑中存在的问题 | 第16-18页 |
第2章 寻衅滋事罪的定罪问题 | 第18-37页 |
2.1 寻衅滋事罪的构成要件解析 | 第18-24页 |
2.1.1 寻衅滋事罪的主体 | 第18-19页 |
2.1.2 寻衅滋事罪的主观方面 | 第19-22页 |
2.1.3 寻衅滋事罪的客观方面 | 第22-23页 |
2.1.4 寻衅滋事罪的客体 | 第23-24页 |
2.2 寻衅滋事罪与其他相关犯罪的界分 | 第24-31页 |
2.2.1 寻衅滋事罪与故意伤害罪的界分 | 第25-26页 |
2.2.2 寻衅滋事罪与抢劫罪的界分 | 第26-28页 |
2.2.3 寻衅滋事罪与故意毁坏财物罪的界分 | 第28-29页 |
2.2.4 寻衅滋事罪与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的界分 | 第29-31页 |
2.3 利用信息网络实施寻衅滋事罪的认定 | 第31-37页 |
2.3.1 利用信息网络实施寻衅滋事罪的行为类型 | 第31-33页 |
2.3.2 利用信息网络辱骂、恐吓他人型寻衅滋事罪的认定 | 第33-35页 |
2.3.3 利用信息网络编造或散布虚假信息型寻衅滋事罪的认定 | 第35-37页 |
第3章 寻衅滋事罪的量刑问题 | 第37-46页 |
3.1 寻衅滋事罪的法定刑幅度及其裁量标准 | 第37-39页 |
3.1.1 寻衅滋事罪的法定刑幅度 | 第37-38页 |
3.1.2 寻衅滋事罪的裁量标准 | 第38-39页 |
3.2 寻衅滋事罪的规范化量刑方法 | 第39-41页 |
3.2.1 规范化量刑方法简介 | 第39页 |
3.2.2 规范化量刑方法在寻衅滋事罪中的应用 | 第39-41页 |
3.3 寻衅滋事罪的缓刑适用问题 | 第41-43页 |
3.3.1 缓刑适用的一般条件 | 第41-42页 |
3.3.2 寻衅滋事罪的缓刑适用标准 | 第42-43页 |
3.4 寻衅滋事罪的免除处罚问题 | 第43-46页 |
3.4.1 免除处罚适用的一般条件 | 第43-44页 |
3.4.2 寻衅滋事罪的免除处罚适用标准 | 第44-46页 |
结语 | 第46-4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7-49页 |
致谢 | 第4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