内容提要 | 第5-7页 |
ABSTRACT | 第7-8页 |
引言 | 第9-12页 |
第一章 康定斯基理论的形成 | 第12-28页 |
第一节 康定斯基的绘画作品分期 | 第12-15页 |
第二节 康定斯基抽象绘画理论形成的绘画背景 | 第15-21页 |
一、第一个在色彩上触动康定斯基的画家莫奈 | 第16页 |
二、影响康定斯基对“形式”思考的画家塞尚 | 第16-17页 |
三、思想根源共享的画家蒙德里安 | 第17-18页 |
四、色彩和形式的注重者马蒂斯 | 第18-21页 |
第三节 康定斯基抽象绘画理论形成的文化学术背景 | 第21-28页 |
一、通神学的影响 | 第22-23页 |
二、实验心理学和音乐实践的影响 | 第23-24页 |
三、“格式塔”完形心理学的影响 | 第24-26页 |
四、沃林格“抽象与移情”理论的影响 | 第26-28页 |
第二章 康定斯基理论体系的三个层面和基本理论范畴 | 第28-45页 |
第一节 康定斯基抽象绘画理论的基础—心物二元论的世界观 | 第28-29页 |
第二节 康定斯基抽象绘画理论的基本范畴 | 第29-32页 |
一、“内在需要原则”(Innernessiry Principle) | 第30页 |
二、“内在声音”(Inner unison) | 第30-31页 |
三、“隐性结构”(Versteckte Construction) | 第31-32页 |
四、“综合艺术”(Synthetical Arts) | 第32页 |
第三节 康定斯基抽象绘画理论的三个层面 | 第32-45页 |
一、观念的转变——提炼艺术的精神 | 第33-35页 |
二、元素的绝对声音(点、线、面) | 第35-39页 |
三、色彩与形式的互动 | 第39-45页 |
第三章 康氏理论对二十世纪视觉艺术观念变革的影响 | 第45-51页 |
第一节 康定斯基与马列维奇的抽象绘画 | 第45-47页 |
第二节 康定斯基对波洛克的影响 | 第47-48页 |
第三节 康定斯基与达达主义和观念艺术 | 第48-51页 |
结语 | 第51-54页 |
参考书目 | 第54-56页 |
致谢 | 第56-57页 |
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| 第5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