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3-4页 |
ABSTRACT | 第4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8-24页 |
1.1 选题依据 | 第8-18页 |
1.1.1 研究背景 | 第8-13页 |
1.1.2 研究目的及意义 | 第13-15页 |
1.1.3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| 第15-18页 |
1.2 研究内容与方法 | 第18-22页 |
1.2.1 研究内容 | 第18-19页 |
1.2.2 研究方法 | 第19-21页 |
1.2.3 技术路线图 | 第21-22页 |
1.3 本文研究的重点、难点和创新点 | 第22-23页 |
1.3.1 本文研究的重点和难点 | 第22页 |
1.3.2 本文的创新点 | 第22-23页 |
1.4 本章小结 | 第23-24页 |
第二章 相关理论研究综述 | 第24-53页 |
2.1 QHSE 管理理论 | 第24-34页 |
2.1.1 质量和质量管理 | 第24-27页 |
2.1.2 环境和环境管理 | 第27-29页 |
2.1.3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 | 第29-31页 |
2.1.4 HSE 管理体系 | 第31-33页 |
2.1.5 QHSE 管理体系 | 第33-34页 |
2.2 绩效管理理论 | 第34-46页 |
2.2.1 绩效、绩效管理和绩效评价 | 第34-35页 |
2.2.2 绩效评价理论体系 | 第35-37页 |
2.2.3 QHSE 绩效评价方法 | 第37-39页 |
2.2.4 质量、环境、职业健康安全绩效评价研究 | 第39-46页 |
2.3 成熟度模型理论 | 第46-52页 |
2.3.1 成熟度模型起源和发展 | 第46-47页 |
2.3.2 成熟度模型的内容框架 | 第47-50页 |
2.3.3 成熟度模型的评价方法 | 第50-51页 |
2.3.4 成熟度模型在管理绩效方面的应用 | 第51-52页 |
2.4 本章小结 | 第52-53页 |
第三章 企业QHSE 管理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 | 第53-74页 |
3.1 PDCA 循环在QHSE 管理绩效中的应用 | 第53-58页 |
3.1.1 PDCA 循环相关理论 | 第53-56页 |
3.1.2 PDCA 在企业绩效管理中的应用 | 第56-58页 |
3.2 QHSE 管理体系概述 | 第58-66页 |
3.2.1 QHSE 管理体系的构建基础 | 第58-61页 |
3.2.2 QHSE 管理体系构建原则 | 第61-62页 |
3.2.3 QHSE 管理体系绩效管理理论模型 | 第62-64页 |
3.2.4 QHSE 体系管理关键绩效因素分析 | 第64-66页 |
3.3 基于PDCA 的企业QHSE 管理绩效评价体系 | 第66-71页 |
3.3.1 企业QHSE 管理绩效评价体系的计划层次 | 第66-67页 |
3.3.2 企业QHSE 管理绩效评价体系的实施层次 | 第67-70页 |
3.3.3 企业QHSE 管理绩效评价体系的检查层次 | 第70-71页 |
3.3.4 企业QHSE 管理绩效评价体系的改进层次 | 第71页 |
3.4 体系框架的构建 | 第71-73页 |
3.5 本章小结 | 第73-74页 |
第四章 企业QHSE 管理绩效成熟度评价模型 | 第74-94页 |
4.1 企业QHSE 管理绩效成熟度评价模型的构建 | 第74-79页 |
4.1.1 企业QHSE 管理绩效成熟度模型的框架 | 第74-75页 |
4.1.2 企业QHSE-MPMM 成熟度等级和特征 | 第75-77页 |
4.1.3 企业QHSE-MPMM 的关键绩效因素反馈模型 | 第77-78页 |
4.1.4 企业QHSE-MPMM 评价步骤 | 第78-79页 |
4.2 企业QHSE-MPMM 的量化 | 第79-92页 |
4.2.1 评价指标建立原则和框架 | 第79-81页 |
4.2.2 评价指标体系的评分方法与标准 | 第81-83页 |
4.2.3 评价指标的确定 | 第83-86页 |
4.2.4 评价模型的综合评价 | 第86-92页 |
4.3 企业QHSE-MPMM 基本应用步骤 | 第92-93页 |
4.3.1 现状分析和初始诊断 | 第92页 |
4.3.2 差距分析和重点改进 | 第92-93页 |
4.3.3 改善计划的制定和实施 | 第93页 |
4.4 本章小结 | 第93-94页 |
第五章 SEM 在企业QHSE-MPMM 中的研究和应用 | 第94-110页 |
5.1 结构方程模型概述 | 第94-99页 |
5.1.1 SEM 的概念和结构 | 第94-96页 |
5.1.2 SEM 的应用特点和应用限制 | 第96-97页 |
5.1.3 SEM 的参数估计方法和应用软件 | 第97-98页 |
5.1.4 SEM 在企业QHSE-MPMM 中的应用 | 第98-99页 |
5.2 构建QHSE 管理绩效成熟度评价的SEM 模型 | 第99-102页 |
5.2.1 模型的构想 | 第99-100页 |
5.2.2 模型的设定 | 第100-101页 |
5.2.3 模型的识别 | 第101-102页 |
5.3 基于SEM 的企业QHSE-MPMM 的评价 | 第102-109页 |
5.3.1 模型数据的采集、抽样与测量 | 第103-105页 |
5.3.2 模型的参数估计 | 第105-106页 |
5.3.3 模型的拟合度估计和修正 | 第106-108页 |
5.3.4 模型的结果评价 | 第108-109页 |
5.4 本章小结 | 第109-110页 |
第六章 实证研究:A 企业QHSE-MPMM 评价和应用研究 | 第110-134页 |
6.1 实证样本选择及分析 | 第110-114页 |
6.1.1 我国石油行业概况 | 第110-111页 |
6.1.2 A 企业概况 | 第111-112页 |
6.1.3 数据收集和问卷设计 | 第112-114页 |
6.2 A 企业QHSE 管理绩效成熟度评价的应用 | 第114-122页 |
6.2.1 A 企业现状分析和QHSE-MPMM 初始诊断 | 第114-118页 |
6.2.2 A 企业QHSE 管理绩效差距分析 | 第118-121页 |
6.2.3 A 企业QHSE 管理绩效改善分析 | 第121-122页 |
6.2.4 A 企业QHSE-MPMM 应用分析小结 | 第122页 |
6.3 A 企业的QHSE-MPMM 改善计划的SEM 应用 | 第122-133页 |
6.3.1 结构方程原始模型的构建 | 第123页 |
6.3.2 结构方程原始模型的参数估计和检验 | 第123-126页 |
6.3.3 A 企业QHSE-MPMM 结构方程模型的优化与修正 | 第126-132页 |
6.3.4 模型评价结果的应用分析 | 第132-133页 |
6.4 本章小结 | 第133-134页 |
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| 第134-136页 |
7.1 研究总结 | 第134-135页 |
7.2 研究展望 | 第135-13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36-144页 |
发表论文及参与科研情况说明 | 第144-145页 |
附录 | 第145-152页 |
附录一 调查问卷 | 第145-148页 |
附录二 统计数据汇总 | 第148-151页 |
附录三 灰色综合评价MATLAB 程序 | 第151-152页 |
致谢 | 第15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