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6-7页 |
Abstract | 第7-8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1-15页 |
1.1 问题的提出 | 第11页 |
1.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| 第11-12页 |
1.3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2-13页 |
1.4 研究的范围和方法 | 第13页 |
1.5 主要概念的界定 | 第13-15页 |
第二章 个性化作文教学的培养目标和原则 | 第15-21页 |
2.1 个性化作文的培养目标 | 第15-16页 |
2.1.1 理想目标 | 第15页 |
2.1.2 现实目标 | 第15-16页 |
2.2 个性化作文的培养原则 | 第16-21页 |
2.2.1 鼓励性原则 | 第16-17页 |
2.2.2 以人为本原则 | 第17-18页 |
2.2.3 循序渐进原则 | 第18-19页 |
2.2.4 因材施教原则 | 第19-21页 |
第三章 吉林省第二实验小学个性化作文教学的现状调查 | 第21-46页 |
3.1 调查设计与实施 | 第21页 |
3.1.1 调查对象 | 第21页 |
3.1.2 调查工具 | 第21页 |
3.1.3 调查过程 | 第21页 |
3.2 个性化作文教学取得成绩 | 第21-40页 |
3.2.1 注重师生双向互动 | 第21-23页 |
3.2.2 注重生活中照素材积累 | 第23-25页 |
3.2.3 教学形式多样化 | 第25-27页 |
3.2.4 尊重学生个体差异 | 第27页 |
3.2.5 作文评价多元化 | 第27-31页 |
3.2.6 写作趋近生活化 | 第31-36页 |
3.2.7 重视学生阅读积累 | 第36-37页 |
3.2.8 学生乐于表达心声 | 第37-38页 |
3.2.9 展现学生个性思想 | 第38-40页 |
3.3 个性化作文中存在的问题 | 第40-46页 |
3.3.1 教学要求不合学段特点 | 第40-41页 |
3.3.2 教学重数量而忽视质量 | 第41-42页 |
3.3.3 教学重仿写轻创作 | 第42-43页 |
3.3.4 教师理论与实践脱节 | 第43页 |
3.3.5 学生缺少生活体验 | 第43-44页 |
3.3.6 学生缺乏写作兴趣 | 第44-46页 |
第四章 个性化作文教学存在问题的实施建议 | 第46-51页 |
4.1 从教师教学角度采取实施策略 | 第46-48页 |
4.1.1 调整教学双方学习心态 | 第46页 |
4.1.2 尊重学生个体体验 | 第46-47页 |
4.1.3 教师进行适度指导 | 第47页 |
4.1.4 及时反馈评价 | 第47-48页 |
4.1.5 教师常写“下水文” | 第48页 |
4.2 从学生学习角度采取实施策略 | 第48-51页 |
4.2.1 遵照学生特点不揠苗助长 | 第48-49页 |
4.2.2 情境中激发学生热情 | 第49页 |
4.2.3 家校联合丰富学生阅历 | 第49页 |
4.2.4 适量进行写作练笔 | 第49-51页 |
结语 | 第51-5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2-54页 |
致谢 | 第54-55页 |
附1:吉林省第二实验小学个性化作文现状调查问卷(教师用卷) | 第55-58页 |
附2:吉林省第二实验小学个性化作文现状调查问卷(学生用卷) | 第58-5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