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摘要 | 第1-8页 |
| 一、行政处罚决定书送达制度的价值目标与功能定位 | 第8-13页 |
| (一) 行政处罚决定书送达制度的价值目标 | 第8-10页 |
| 1. 程序保障价值目标 | 第8-9页 |
| 2. 效益价值目标 | 第9-10页 |
| (二) 行政处罚决定书送达程序的功能定位 | 第10-13页 |
| 1. 行政处罚决定书送达程序的直接功能 | 第10页 |
| 2. 行政处罚决定书送达程序的间接功能 | 第10-11页 |
| 3. 行政处罚决定书送达程序的功能定位 | 第11-13页 |
| 二、城管行政处罚决定书“送达难”及原因分析 | 第13-20页 |
| (一) 城管行政处罚决定书“送达难”的表现形式 | 第13-16页 |
| 1. 直接送达难——相对人恶意逃避送达 | 第13-15页 |
| 2. 留置送达难——见证人制度运行受阻 | 第15-16页 |
| 3. 邮寄送达难——邮局权责不明晰,送达效果难以保障 | 第16页 |
| (二) 城管行政处罚决定书“送达难”原因分析 | 第16-20页 |
| 1. 行政处罚决定书送达程序规范层面的原因 | 第16-18页 |
| 2. 执法人员违规执法、执法不公 | 第18-20页 |
| 三、行政处罚决定书“送达难”的解决途径 | 第20-27页 |
| (一) 合理规制送达法律关系 | 第20-21页 |
| 1. 强化相对人配合、签收的义务 | 第20页 |
| 2. 确立拟制送达制度 | 第20-21页 |
| (二) 确立程序保障、效益的送达原则 | 第21-22页 |
| (三) 完善、扩展送达方式 | 第22-25页 |
| 1. 对于直接送达的完善 | 第22-23页 |
| 2. 对于留置送达的完善 | 第23页 |
| 3. 对于邮寄送达的完善 | 第23-24页 |
| 4. 对于公告送达的完善 | 第24页 |
| 5. 增设送达方式 | 第24-25页 |
| (四) 建立调控自由裁量权的机制 | 第25-27页 |
| 1. “立法”控制 | 第25-26页 |
| 2. 建立内、外监督机制 | 第26页 |
| 3. 提高执法人员素养 | 第26-27页 |
| 结论 | 第27-28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28-30页 |
| 致谢词 | 第3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