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无线电电子学、电信技术论文--光电子技术、激光技术论文--激光技术、微波激射技术论文--激光器论文

基于金纳米棒可饱和吸收体的锁模光纤激光器及其应用研究

摘要第4-6页
Abstract第6-7页
第一章 引言第14-27页
    1.1 锁模光纤激光器的研究意义第14-15页
    1.2 实现锁模激光的方法第15-25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主动锁模第15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被动锁模第16-25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2.2.1 非线性放大环形镜第17-18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2.2.2 非线性偏振旋转第18-19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2.2.3 半导体可饱和吸收镜第19-20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2.2.4 碳纳米管可饱和吸收体第20-22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2.2.5 石墨烯可饱和吸收体第22-23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2.2.6 拓扑绝缘体可饱和吸收体第23-24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2.2.7 球形金纳米颗粒可饱和吸收体第24-25页
    1.3 基于金纳米粒子可饱和吸收体被动锁模光纤激光器面临的问题第25页
    1.4 本论文主要内容第25-27页
第二章 锁模光纤激光器的相关理论第27-41页
    2.1 光纤中的色散、非线性和增益第27-32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光纤中的色散第27-28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光纤中的非线性第28-29页
        2.1.3 光纤中的增益第29-32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1.3.1 镱离子与掺镱光纤第30-31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1.3.2 铒离子与掺铒光纤第31-32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1.3.3 铥离子与掺铥光纤第32页
    2.2 锁模光纤激光器中的脉冲传输方程第32-35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光纤中脉冲传输基本方程第33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非线性薛定谔方程第33-34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Ginzburg-Landau 方程第34-35页
    2.3 锁模光纤激光器的锁模机制第35-37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孤子锁模第36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展宽脉冲锁模第36-37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自相似锁模第37页
        2.3.4 全正色散锁模第37页
    2.4 超短脉冲放大技术第37-39页
    2.5 本章小结第39-41页
第三章 金纳米棒的制备及表征第41-52页
    3.1 金纳米材料的光学特性第41-45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表面等离激元第41-43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非线性光学特性第43-45页
    3.2 金纳米棒的制备第45-51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金纳米棒的生长机理研究第46-47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金纳米棒的合成第47-49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2.2.1 实验试剂第47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2.2.2 实验仪器第47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2.2.3 制备方法第47-49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金纳米棒的表征第49-51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2.3.1 透射电子显微镜(TEM)表征第49-50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2.3.2 吸收光谱第50-51页
    3.3 本章小结第51-52页
第四章 基于金纳米棒可饱和吸收体的脉冲光纤激光器第52-76页
    4.1 被动锁模掺镱光纤激光器第53-61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金纳米棒可饱和吸收体的制备及表征第53-58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4.1.1.1 反应试剂及实验器材第53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4.1.1.2 金纳米棒薄膜制备第53-54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4.1.1.3 金纳米棒薄膜表征手段第54-55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4.1.1.4 金纳米棒薄膜的表征第55-56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4.1.1.5 金纳米棒可饱和吸收机理及可饱和吸收特性测试第56-58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被动锁模掺镱光纤激光器的实验结果与分析第58-61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4.1.2.1 实验装置第58-59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4.1.2.2 实验结果分析与讨论第59-61页
    4.2 被动调 Q 掺铒光纤激光器第61-65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可饱和吸收特性测试第62-63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实验装置第63-64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实验结果分析与讨论第64-65页
    4.3 被动锁模掺铒光纤激光器第65-70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金纳米棒薄膜的制备及表征第66-67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实验装置第67-68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实验结果分析与讨论第68-70页
    4.4 被动锁模掺铥光纤激光器第70-75页
        4.4.1 金纳米棒薄膜的制备及表征第71-72页
        4.4.2 实验装置第72-73页
        4.4.3 实验结果分析与讨论第73-75页
    4.5 本章小结第75-76页
第五章 基于直径为 0.8 nm 的 SWCNT 可饱和吸收体的宽波段锁模光纤激光器第76-86页
    5.1 CNT 基本特性及可饱和吸收体的制备第76-81页
        5.1.1 CNT 简介第76-77页
        5.1.2 CNT 的手性第77-79页
        5.1.3 SWCNT 可饱和吸收体的制备第79-81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5.1.3.1 SWCNT 的制备第79-80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5.1.3.2 SWCNT 可饱和吸收体薄膜的制备第80-81页
    5.2 实验装置第81-82页
    5.3 实验结果与讨论第82-85页
    5.4 本章小结第85-86页
第六章 2 μm 超短脉冲激光放大及宽调谐拉曼孤子源产生第86-97页
    6.1 2 μm 超短脉冲光纤激光器第86-89页
        6.1.1 SWCNT 可饱和吸收体薄膜的制备及表征第87-88页
        6.1.2 基于 SWCNT 薄膜的 2 μm 锁模光纤激光器第88-89页
    6.2 超短脉冲激光放大实验装置和实验结果第89-94页
    6.3 2~2.35 μm 波段宽调谐拉曼孤子源第94-96页
    6.4 本章小结第96-97页
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第97-99页
    7.1 结论第97-98页
    7.2 展望第98-99页
参考文献第99-111页
作者简介及博士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第111-113页
致谢第113-114页

论文共114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异质核诱导法制备稀土上转换纳米晶的研究
下一篇:肉鸡产业链中肠炎沙门菌的分离鉴定、耐药性分析及PFGE分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