从语法教学角度改编《牛津高中英语》--以Module 5为例分析
| 摘要 | 第5-6页 |
| Abstract | 第6-7页 |
| 1 绪论 | 第10-15页 |
| 1.1 选题的背景和目的 | 第10-12页 |
| 1.2 研究本课题的实践意义 | 第12-15页 |
| 1.2.1 常德外国语学校英语学科实况分析 | 第12-13页 |
| 1.2.2 常德外国语学校教材二次开发的意义 | 第13页 |
| 1.2.3 教材二次开发与语法教学结合的意义 | 第13-15页 |
| 2 文献综述 | 第15-20页 |
| 2.1 教材二次开发的定义 | 第15页 |
| 2.2 教材二次开发的内涵 | 第15-17页 |
| 2.2.1 概念界定 | 第15-16页 |
| 2.2.2 教材二次开发与备课的差异 | 第16-17页 |
| 2.3 国内外教材二次开发的研究现状 | 第17-20页 |
| 2.3.1 国外教材开发的理论 | 第17-19页 |
| 2.3.2 国内教材开发的理论 | 第19-20页 |
| 3 研究设计 | 第20-36页 |
| 3.1 研究的方法 | 第20页 |
| 3.2 调查研究的对象 | 第20页 |
| 3.3 研究的工具和结果 | 第20-36页 |
| 3.3.1 数据分析和方法 | 第20页 |
| 3.3.2 学生问卷统计结果 | 第20-34页 |
| 3.3.3 师生对二次开发的教材反馈意见 | 第34-36页 |
| 4 教材分类改编策略 | 第36-41页 |
| 4.1 教材二次开发与语法知识分类的结合策略 | 第36-38页 |
| 4.1.1 补充法 | 第36-37页 |
| 4.1.2 修改法 | 第37页 |
| 4.1.3 简化法 | 第37页 |
| 4.1.4 重组法 | 第37-38页 |
| 4.2 教材二次开发与语法知识分类的结合实例 | 第38-41页 |
| 4.2.1 词性词形转换实例 | 第38页 |
| 4.2.2 句型转换实例 | 第38-39页 |
| 4.2.3 文章总结型词填空实例 | 第39页 |
| 4.2.4 同义词转换填空实例 | 第39-41页 |
| 5 问题与讨论 | 第41-43页 |
| 5.1 教师教材二次开发的问题 | 第41页 |
| 5.2 教师教材二次开发的启示 | 第41-43页 |
| 6 结论 | 第43-45页 |
| 6.1 理论支持 | 第43页 |
| 6.2 社会支持 | 第43页 |
| 6.3 技术支持 | 第43-45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45-46页 |
| 附录 | 第46-49页 |
| 致谢 | 第4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