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农业科学论文--农作物论文--禾谷类作物论文--稻论文

利用越光/南京11重组自交系群体定位水稻品质相关性状QTL

摘要第6-8页
ABSTRACT第8-9页
符号缩略表第10-11页
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1-29页
    1 稻米品质的评价指标第12-13页
    2 稻米品质性状的经典遗传研究进展第13-16页
        2.1 加工品质第13页
        2.2 外观品质第13-14页
        2.3 蒸煮食味品质第14-16页
        2.4 营养品质第16页
    3 稻米品质性状的相关关系第16-19页
        3.1 稻米的加工品质与食味品质的关系第16-17页
        3.2 稻米的外观品质与食味品质的关系第17页
        3.3 理化指标与食味品质的关系第17-18页
        3.4 营养与食味品质第18-19页
    4 稻米品质性状分子数量遗传研究进展第19-23页
        4.1 分子数量遗传研究的原理、方法与应用第19-21页
        4.2 稻米品质性状QTL研究进展第21-23页
    5 生态环境对稻米品质的影响第23-27页
        5.1 光照对稻米品质的影响第24页
        5.2 温度对稻米品质的影响第24-25页
        5.3 水分对稻米品质的影响第25-26页
        5.4 土壤对稻米品质的影响第26页
        5.5 通风透气对稻米品质的影响第26页
        5.6 田间生物对稻米品质的影响第26页
        5.7 栽培因素对稻米品质性状的影响第26-27页
    6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27-29页
第二章 稻米品质性状相关QTL的分析第29-55页
    摘要第29-30页
    1 材料与方法第30-32页
        1.1 供试材料第30页
        1.2 田间种植与样品制备第30-31页
        1.3 表型鉴定第31页
        1.4 统计分析第31页
        1.5 QTL分析第31-32页
    2 结果与分析第32-48页
        2.1 群体中性状的变异和性状间的相关关系第32-37页
        2.2 稻米粒形性状的QTL分析第37-41页
        2.3 稻米其它品质性状的QTL分析第41-48页
    3 讨论第48-55页
        3.1 QTL定位结果比较第48-51页
        3.2 QTL的多效性第51-55页
第三章 稻米RVA谱特征值QTL分析第55-71页
    摘要第55-56页
    1 材料与方法第56-57页
        1.1 供试材料第56页
        1.2 供试材料的田间种植及制备第56页
        1.3 表型鉴定第56-57页
    2 结果分析第57-65页
        2.1 亲本和群体的性状表现第57-60页
        2.2 RVA谱特征值与外观,理化品质相关关系第60-62页
        2.3 RVA谱特征值QTL定位结果分析第62-65页
    3 讨论第65-71页
        3.1 环境因素影响稻米RVA谱特征值相关QTL稳定性的机理第65-66页
        3.2 QTL定位结果比较第66-71页
第四章 全文结论第71-73页
参考文献第73-93页
附录第93-97页
    1 脂肪含量的测量方法第93-95页
        1.1 测量前准备第93页
        1.2 脂肪的抽提第93页
        1.3 脂肪含量的计算方法第93-95页
    2 蛋白质含量测量方法第95-97页
        2.1 蛋白质测量的基本步骤第95页
        2.2 试剂的配制方法第95页
        2.3 蛋白质含量的计算第95-97页
在读期间发表论文第97页
已整理待发表的论文第97-99页
致谢第99页

论文共99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瑞安市高楼镇发展乡村旅游的资源分析与营销策略研究
下一篇:大豆籽粒中γ-氨基丁酸富集技术及其胚芽豆乳开发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