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经济论文--财政、金融论文--金融、银行论文--中国金融、银行论文--金融组织、银行论文--商业银行(专业银行)论文

互联网金融下的商业银行转型--以p2p贷款为例

摘要第4-5页
ABSTRACT第5-6页
第一章 绪论第10-16页
    1.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0-11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研究背景第10-11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研究意义第11页
    1.2 研究思路与内容第11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研究思路第11-12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研究方法第12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2.3 研究内容第13页
        1.2.4 研究框架第13-15页
    1.3 本文的创新点第15-16页
第二章 相关理论基础及文献综述第16-24页
    2.1 相关概念的界定第16-17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P2P网络借贷第16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政策分析第16-17页
    2.2 理论基础第17-19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公共选择理论第17-18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奎德的政策分析理论第18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交易成本理论第18-19页
    2.3 相关研究文献综述第19-24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商业银行介入P2P行业的原因第20-22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商业银行介入P2P行业的优势第22-24页
第三章 中国P2P行业的相关政策及分析第24-34页
    3.1 中国P2P行业的相关政策第24-28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政府层面第24-25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行业层面第25-28页
    3.2 P2P相关政策的讨论与分析第28-33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政策的形成第28-30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政策的解释说明第30-32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政策的执行第32-33页
    本章小结第33-34页
第四章 商业银行介入P2P面临的问题和政策困境第34-43页
    4.1 问卷设计及基本调查情况第34-36页
    4.2 P2P立规困境第36-38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监管落地难第36-37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平台自律难第37-38页
    4.3 P2P监管难题第38-41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信息公开难第38-39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监管部门划分难第39-40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监管方式确定难第40页
        4.3.4 政策边界不明确第40-41页
    4.4 商业银行内部政策问题第41-42页
    本章小结第42-43页
第五章 以MS银行为例分析商业银行介入P2P行业问题第43-50页
    5.1 MS银行业务与相关政策关系第43-45页
        5.1.1 MS银行P2P相关业务的现状第43页
        5.1.2 MS银行介入P2P行业相关政策的运用第43-44页
        5.1.3 MS银行介入P2P行业过程中的问题第44-45页
    5.2 问题与困境产生的原因分析第45-49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政策执行中的原因第45-47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政策内容本身的原因第47-48页
        5.2.3 MS银行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因第48-49页
    本章小结第49-50页
第六章 商业银行与P2P行业合作的相关政策建议第50-55页
    6.1 商业银行外部政策建议第50-53页
        6.1.1 政策明晰第50-51页
        6.1.2 明确监管主体和对象第51页
        6.1.3 政策检验和评估第51页
        6.1.4 完善中国征信体系建设第51-52页
        6.1.5 加强P2P行业自律管理第52-53页
    6.2 商业银行内部政策建议第53-55页
        6.2.1 与P2P企业合作双赢第53-54页
        6.2.2 做好人才储备第54页
        6.2.3 完善风险控制第54-55页
结论第55-56页
参考文献第56-58页
附录1 投资者关于P2P平台选择问题第58-59页
附录2 MS银行关于P2P政策运用第59-60页
附录3 问卷P2P网络借贷政策调查问卷第60-62页
致谢第62页

论文共62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两岸高校校园公共信息网络系统的比较研究--以北京邮电大学和中国文化大学为例
下一篇:行业博物馆社会教育功能制约因素及对策研究--以B铁路博物馆为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