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7-8页 |
abstract | 第8-9页 |
1.引言 | 第10-18页 |
1.1 研究背景和意义 | 第10-11页 |
1.1.1 研究背景 | 第10页 |
1.1.2 研究意义 | 第10-11页 |
1.2 文献综述 | 第11-17页 |
1.2.1 资产剥离概念文献回顾 | 第11-12页 |
1.2.2 资产剥离动因文献回顾 | 第12-14页 |
1.2.3 资产剥离绩效分析文献回顾 | 第14-17页 |
1.2.4 文献评述 | 第17页 |
1.3 研究基本框架 | 第17-18页 |
2.资产剥离的动机及其绩效分析理论概述 | 第18-23页 |
2.1 资产剥离的相关概念 | 第18-19页 |
2.1.1 资产剥离的含义 | 第18页 |
2.1.2 资产剥离的方式 | 第18-19页 |
2.1.3 资产剥离与并购的区别 | 第19页 |
2.2 资产剥离的动因 | 第19-20页 |
2.2.1 适应外部环境变化,调整公司战略目标 | 第19页 |
2.2.2 强化公司核心业务,优化产品结构 | 第19页 |
2.2.3 改善公司财务状况 | 第19-20页 |
2.3 资产剥离相关理论基础 | 第20-23页 |
2.3.1 归核化理论 | 第20页 |
2.3.2 融资理论假说 | 第20-21页 |
2.3.3 资源优化配置理论 | 第21-22页 |
2.3.4 委托代理理论 | 第22页 |
2.3.5 效率理论 | 第22-23页 |
3.中国铝业资产剥离案例介绍 | 第23-31页 |
3.1 中国铝业基本情况介绍 | 第23-25页 |
3.1.1 中国铝业简介 | 第23页 |
3.1.2 中国铝业股权结构及实际控制人 | 第23-24页 |
3.1.3 中国铝业资产剥离背景介绍 | 第24-25页 |
3.2 中国铝业进行资产剥离的事件回顾 | 第25-31页 |
3.2.1 中国铝业进行资产剥离的背景 | 第25-27页 |
3.2.2 中国铝业进行资产剥离过程 | 第27-29页 |
3.2.3 中国铝业进行资产剥离方式 | 第29-30页 |
3.2.4 中国铝业进行资产剥离特点 | 第30-31页 |
4.中国铝业资产剥离的动因及其绩效分析 | 第31-43页 |
4.1 资产剥离的动因分析 | 第31-32页 |
4.1.1 下行周期中原铝价格低于盈亏平衡点 | 第31页 |
4.1.2 规避潜在的退市危机 | 第31页 |
4.1.3 盘活资产,筹措资金,补充流动资金 | 第31-32页 |
4.2 资产剥离的财务绩效分析 | 第32-40页 |
4.2.1 资产剥离前后公司盈利能力分析 | 第33-35页 |
4.2.2 资产剥离前后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| 第35-37页 |
4.2.3 资产剥离前后企业成长能力分析 | 第37-39页 |
4.2.4 资产剥离前后企业资产营运能力分析 | 第39-40页 |
4.3 资产剥离的市场绩效分析 | 第40-43页 |
4.3.1 累计超额收益率分析 | 第40-41页 |
4.3.2 购买持有超额收益率分析 | 第41-43页 |
5.研究结论及启示 | 第43-46页 |
5.1 研究结论 | 第43-44页 |
5.1.1 资产剥离能够提升企业短期价值 | 第43页 |
5.1.2 资产剥离对企业长期价值的作用并不确定 | 第43页 |
5.1.3 资产剥离是优化资源配置的有效手段之一 | 第43页 |
5.1.4 资产剥离能够降低企业运营风险 | 第43-44页 |
5.2 启示 | 第44-46页 |
5.2.1 客观公正认识资产剥离 | 第44页 |
5.2.2 制定正确的资产剥离战略 | 第44页 |
5.2.3 剥离资产应考虑竞争优势、发展前景等多方面因素 | 第44-45页 |
5.2.4 把握资产剥离机遇 | 第45-4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6-5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