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限的环境抗争--以X镇周边居民的环境抗争为例
摘要 | 第1-8页 |
ABSTRACT | 第8-10页 |
绪论 | 第10-16页 |
一、问题的提出 | 第10页 |
二、文献评述 | 第10-13页 |
三、研究目的、意义和创新性 | 第13-16页 |
第一章 研究设计 | 第16-22页 |
一、核心概念 | 第16页 |
二、理论基础 | 第16-18页 |
三、研究思路 | 第18-19页 |
四、研究方法 | 第19-22页 |
第二章 污染工厂及周边村落基本情况 | 第22-26页 |
一、污染工厂简介 | 第22-24页 |
二、污染工厂周边村落概况 | 第24-26页 |
第三章 环境抗争概况 | 第26-40页 |
一、抗争过程 | 第26-31页 |
二、抗争手段 | 第31-34页 |
三、抗争特点 | 第34-40页 |
第四章 制约农民环境抗争的内部因素 | 第40-46页 |
一、抗争主体的局限性 | 第40-42页 |
二、受益人与受苦人的双重身份 | 第42-43页 |
三、多数人的沉默 | 第43-46页 |
第五章 制约农民环境抗争的外部因素 | 第46-52页 |
一、缺乏科学权威的支持和证实 | 第46-48页 |
二、地方媒体在环境监督中的缺失 | 第48-50页 |
三、污染企业与基层政府的"共谋" | 第50-52页 |
结语 | 第52-54页 |
一、研究结论 | 第52-53页 |
二、进一步的思考 | 第53-5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4-58页 |
附录 | 第58-60页 |
致谢 | 第60-62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| 第6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