温州市生猪排泄物资源化利用探究
摘要 | 第1-8页 |
ABSTRACT | 第8-10页 |
1 引言 | 第10-36页 |
·背景、目的与意义 | 第10-11页 |
·生猪排泄物特点及其危害 | 第11-13页 |
·污染土壤 | 第12页 |
·污染水体 | 第12-13页 |
·污染空气 | 第13页 |
·传播疾病 | 第13页 |
·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3-15页 |
·法律体系研究 | 第15-17页 |
·论体系研究 | 第17-18页 |
·可持续发展理论 | 第17页 |
·循环经济理论 | 第17页 |
·环境承载力理论 | 第17-18页 |
·排泄物处理技术体系研究 | 第18-21页 |
·固液分离技术 | 第18-19页 |
·干燥技术 | 第19-20页 |
·除臭技术 | 第20页 |
·好氧堆肥技术 | 第20页 |
·青贮技术 | 第20页 |
·厌氧发酵技术(沼气发酵技术) | 第20-21页 |
·水解酸化技术 | 第21页 |
·生态修复技术 | 第21页 |
·排泄物资源化利用生猪养殖模式研究 | 第21-22页 |
·温州市生猪排泄物现状 | 第22-32页 |
·温州市概况 | 第22-24页 |
·温州生态养猪业发展概况 | 第24-26页 |
·温州市生猪排泄物产生污染的原因分析 | 第26-28页 |
·温州市生猪排泄物处理现状 | 第28-29页 |
·温州市生猪排泄物治理主要工作做法 | 第29-31页 |
·排泄物治理过程中存在问题分析 | 第31-32页 |
·研究内容 | 第32页 |
·主要研究方法 | 第32-34页 |
·实地调查 | 第32页 |
·查阅文献 | 第32-33页 |
·实际监测 | 第33页 |
·类比方法 | 第33页 |
·典型案例法 | 第33页 |
·系统分析 | 第33页 |
·总结归纳 | 第33-34页 |
·技术路线 | 第34-36页 |
2 温州市生猪排泄物产生量及分析 | 第36-42页 |
·生猪排泄物相关系数 | 第36-37页 |
·粪便排泄量 | 第37-38页 |
·粪便污染物产生量 | 第38页 |
·生猪排泄物养分产生量 | 第38-39页 |
·生猪排泄物养分化肥当量 | 第39-40页 |
·生猪排泄物养分肥效 | 第40-42页 |
3 温州市生猪排泄物资源化利用方式探讨 | 第42-58页 |
·生猪养殖场数据调查 | 第42-44页 |
·认识到位情况 | 第42页 |
·治理措施情况 | 第42-43页 |
·治理方式情况 | 第43页 |
·政府补助情况 | 第43-44页 |
·排泄物消纳方式情况 | 第44页 |
·温州市主要几种资源化利用方式 | 第44-56页 |
·自然还田 | 第44-47页 |
·沼气综合利用 | 第47-51页 |
·发酵床技术 | 第51-53页 |
·作有机肥 | 第53-54页 |
·作饲料 | 第54-55页 |
·氧化塘 | 第55-56页 |
·几种主要利用方式的比较分析 | 第56-58页 |
4 温州市生猪排泄资源化利用措施对策 | 第58-64页 |
·宣传引导,提高对资源化利用的认识 | 第58页 |
·将排泄物治理法制化制度化 | 第58-59页 |
·加强排泄物治理相关政府部门合作 | 第59页 |
·落实相关政策 | 第59-60页 |
·用地政策 | 第59页 |
·资金政策 | 第59页 |
·生态养猪业发展政策 | 第59-60页 |
·科学规划,合理布局结构 | 第60页 |
·鼓励科技创新、推广先进技术 | 第60-62页 |
·大力推广新型健康养殖模式 | 第61页 |
·加强饲养技术管理,改造猪栏猪舍 | 第61-62页 |
·加强有机肥的生产技术研究 | 第62页 |
·科学选址,控制规模 | 第62-64页 |
5 结论 | 第64-6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6-68页 |
致谢 | 第6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