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建筑科学论文--地下建筑论文--区域规划、城乡规划论文--园林规划与建设论文

南京市区景观生态网架系统建构研究

摘要第1-8页
ABSTRACT第8-10页
1 绪论第10-26页
   ·研究背景与问题的提出第10-13页
     ·研究背景第10-11页
     ·问题的提出第11-13页
   ·国内外本研究动态与研究的意义第13-21页
     ·国内外本选题研究动态第13-20页
     ·本研究的意义第20-21页
   ·本文相关基本概念的厘定第21-24页
     ·南京市区第21页
     ·生态网架第21-22页
     ·生态框架第22-23页
     ·城市社会—经济—自然复合生态系统第23-24页
   ·研究方法、内容及研究框架第24-26页
     ·研究方法第24页
     ·研究内容第24-25页
     ·研究框架第25-26页
2 国内外城市景观生态网架建构理论与实践概述第26-52页
   ·绿脉理论第26-27页
   ·田园城市规划理论第27-33页
     ·城市公园运动(The City Park Movement)第28-29页
     ·田园城市(Garden City)第29-31页
     ·有机疏散(Theory of Organic Decentralization)第31-32页
     ·绿地生态网络(Green space Network)第32-33页
   ·麦克哈格的"千层饼"模式理论第33-34页
   ·景观生态学理论第34-37页
     ·景观生态思想第34-35页
     ·景观生态学研究对象第35页
     ·景观生态学的基本空间理论:斑块—廊道—基质第35-37页
   ·城市绿地系统有机进化论第37-40页
     ·城市绿地系统有机进化论的提出第37-38页
     ·城市绿地系统有机进化论的内涵第38-40页
   ·国内外城市景观生态网架建构概述第40-52页
     ·国外城市景观生态网架的建构第40-46页
     ·国内城市景观生态网架的建构第46-52页
3 南京市区景观生态网架系统建构第52-88页
   ·研究区概况第52-60页
     ·自然地理与资源概况第52-55页
     ·社会经济概况第55-56页
     ·城市面临的景观生态问题第56-60页
   ·南京市区景观生态网架体系现状第60-63页
     ·《南京市绿地系统规划(1999-2015年)》第60-61页
     ·主城区"两环四片"绿地骨架第61-62页
     ·南京明外郭风光带第62-63页
   ·南京市区景观生态网架系统对城市空间结构的作用第63-65页
     ·控制城市空间结构无序扩张,保护和体现城市主体风貌第63页
     ·提高城市空间的生态性,建立生态安全体系第63-64页
     ·构筑城市绿地空间系统,满足人的需求第64页
     ·完善城市的防灾减灾体系,加强保护作用第64-65页
   ·南京市区景观生态网架系统的建构研究第65-88页
     ·建构目标第65-66页
     ·建构原则及指导思想第66-67页
     ·景观生态网架布局结构——融合式生态网架第67-72页
     ·景观生态网架功能结构——稳定的嵌套网架第72-74页
     ·生态源区保护第74-75页
     ·景观廊道建构第75-81页
     ·景观生态体系修复第81-82页
     ·南京市区景观生态网架系统模型图第82-88页
4 南京市区景观生态网架模型评价第88-94页
   ·生态安全模式建构第88-89页
   ·生态安全评价第89-92页
     ·因子选择第90-91页
     ·生态安全评价方法第91页
     ·小结第91-92页
   ·社会经济评价第92-94页
5 结语第94-98页
   ·结论与讨论第94-95页
   ·本论文创新点第95页
   ·后续研究第95-98页
参考文献第98-104页
致谢第104-106页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文章第106页

论文共106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改性活性炭吸附染料及稻壳基活性炭吸附重金属研究
下一篇:有限的环境抗争--以X镇周边居民的环境抗争为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