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政治、法律论文--法律论文--中国法律论文--劳动法论文

妇女就业性别歧视劳动法规制问题研究

摘要第5-6页
abstract第6-7页
绪论第10-12页
一、妇女就业性别歧视案例分析第12-16页
    (一)典型案例案情介绍第12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幼儿教师孕期辞退案第12-13页
        2.应届毕业生求职时遭逢性别歧视案第13页
        3.甲骨文三位员工同工不同酬案第13-14页
    (二)由案例引发的法律思考第14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就业性别歧视的判断标准怎样认定第14页
        2.性别歧视案件中举证责任怎样划分第14页
        3.实施性别歧视要承担何种法律责任第14-16页
二、妇女就业性别歧视现状第16-20页
    (一)就业性别歧视现状概述第16-17页
    (二)我国反就业性别歧视的立法现状第17-20页
        1.《宪法》中有关反就业歧视的规定第18页
        2.《劳动法》及其配套立法中有关反就业歧视的规定第18-19页
        3.《妇女权益保障法》中有关反就业歧视的规定第19-20页
三、我国就业性别歧视中存在的问题第20-24页
    (一)法律定义模糊造成认知混乱第20-21页
    (二)举证责任安排不合理且违法成本低第21页
    (三)负责法律实施的专门机构的缺乏第21-22页
    (四)性别歧视受害者的救济途径单一第22-24页
四、我国反妇女就业性别歧视法律制度之完善建议第24-35页
    (一)就业性别歧视的界定及相关法律制度的完善第24-26页
        1.明确性别歧视定义并界定其认定标准第24-25页
        2.制定反就业歧视法实现多元化性别平等第25-26页
    (二)举证责任的转移第26-28页
    (三)加大反就业歧视的执法和司法力度第28-31页
        1.明确政府的反歧视责任第28页
        2.加大惩罚力度并明确各方法律责任第28-30页
        3.将性别歧视纳入诉讼案由第30-31页
    (四)健全就业性别歧视的救济途径第31-35页
        1.构建反就业性别歧视的专门实施机制第31-32页
        2.把就业性别歧视纳入劳动监察范围第32页
        3.推广劳动公益诉讼第32-33页
        4.加强行业内反就业歧视的实施及行业间的监督第33-35页
结论第35-36页
参考文献第36-38页
致谢第38页

论文共38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文化翻译视角下口号类公示语的英译研究
下一篇:美国情景喜剧《老友记》中言语幽默的语用分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