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自动化技术、计算机技术论文--自动化技术及设备论文--机器人技术论文--机器人论文

五自由度上肢康复机器人训练系统的研究

摘要第5-7页
Abstract第7-9页
目录第10-13页
第一章 绪论第13-25页
    1.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3-14页
    1.2 国外上肢康复训练系统发展综述第14-18页
    1.3 国内上肢康复训练系统研究现状第18-20页
    1.4 上肢康复训练系统的发展趋势第20-21页
    1.5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第21-25页
第二章 上肢康复的医学理论基础第25-39页
    2.1 脑卒中成因及脑功能重塑原理第25-28页
    2.2 上肢生理结构及运动机理第28-32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人体上肢关节第28-30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人体上肢肌肉第30-32页
    2.3 运动疗法对偏瘫康复的作用第32-33页
    2.4 上肢偏瘫临床运动疗法的研究第33-37页
        2.4.1 传统运动疗法第34页
        2.4.2 神经生理学疗法(NPT)第34-35页
        2.4.3 运动再学习方法(MRP)第35-36页
        2.4.4 几种疗法比较及分析第36-37页
    2.5 本章小结第37-39页
第三章 上肢康复训练系统的构建第39-55页
    3.1 引言第39-40页
    3.2 上肢康复机器人训练系统总体架构第40-45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系统结构设计第41-43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系统的功能第43-45页
    3.3 功能评价子系统第45-47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评价过程的确定第45-46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评价指标的选取第46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评分及评级规则的制定第46-47页
    3.4 训练执行子系统第47-50页
        3.4.1 机械机构组成第47-49页
        3.4.2 传动设备及控制结构第49-50页
    3.5 信息检测子系统第50-53页
        3.5.1 数据采集设备第51-52页
        3.5.2 数据采集过程第52页
        3.5.3 数据处理第52-53页
    3.6 本章小结第53-55页
第四章 5-DOF上肢康复机器人模型研究第55-83页
    4.1 5-DOF上肢康复机器人运动学分析第55-62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基于D-H法的上肢康复机器人正运动学分析第55-60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基于反变换法的上肢康复机器人逆运动学分析第60-62页
    4.2 5-DOF上肢康复机器人动力学建模第62-74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拉格朗日动力学第63-64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拉格朗日动力学简化计算第64-67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基于拉格朗日的5-DOF上肢康复机器人动力学模型第67-74页
    4.3 5-DOF上肢康复机器人三维运动模型第74-77页
    4.4 基于VRML的5-DOF上肢康复机器人可视化仿真第77-81页
        4.4.1 运动学三维可视化仿真第78-80页
        4.4.2 动力学三维可视化仿真第80-81页
    4.5 本章小结第81-83页
第五章 5-DOF上肢康复机器人的H_∞鲁棒重复控制第83-105页
    5.1 问题描述第83-86页
    5.2 5-DOF上肢康复机器人状态方程的建立第86-88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动力学模型特性第86-87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状态方程的建立第87-88页
    5.3 具有多重周期输入信号的5-DOF上肢康复机器人H_∞鲁棒重复控制第88-99页
        5.3.1 多周期重复控制第89-90页
        5.3.2 H_∞鲁棒控制第90-92页
        5.3.3 多重周期信号的H_∞鲁棒重复控制第92-99页
    5.4 仿真验证第99-104页
    5.5 本章小结第104-105页
第六章 上肢康复机器人运动功能评价方法的研究第105-133页
    6.1 引言第105页
    6.2 运动功能评价的主要内容第105-107页
    6.3 临床上肢运动功能康复评价方法第107-110页
    6.4 自校正 AHP-模糊分析评价法第110-120页
        6.4.1 层次分析法(AHP)第110-113页
        6.4.2 模糊综合评价法(FCM)第113-116页
        6.4.3 自校正AHP-模糊分析评价法第116-120页
    6.5 基于自校正AHP-模糊分析的上肢康复机器人运动功能评价模型第120-129页
        6.5.1 建立评价指标体系第121-124页
        6.5.2 构建评语体系第124-125页
        6.5.3 确定权重系数第125-127页
        6.5.4 确立隶属度函数第127-128页
        6.5.5 建立综合评价模型第128-129页
    6.6 算法验证第129-132页
    6.7 本章小结第132-133页
第七章 结束语第133-135页
参考文献第135-147页
致谢第147-149页
作者简介第149-151页
攻读博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第151-154页
攻读博士期间参加科研情况第154页

论文共154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基于健康公平的辽宁省医疗卫生资源配置研究
下一篇:分数阶控制器设计与实现方法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