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引言 | 第10-16页 |
(一) 刘知几及《史通》的宏观研究综述 | 第11-12页 |
(二) 刘知几及《史通》的微观研究综述 | 第12-16页 |
一、 刘知几有关北朝时期史官制度的评说 | 第16-20页 |
(一) 史官建置 | 第16-18页 |
(二) 修史机构 | 第18-20页 |
二、 刘知几有关北朝时期史家素养的评论 | 第20-28页 |
(一)史才“三长”理论 | 第20-25页 |
1、 史才 | 第20-23页 |
2、 史学 | 第23-25页 |
3、 史识 | 第25页 |
(二)直书曲笔论 | 第25-28页 |
三、 刘知几有关北朝时期史书编撰的评述 | 第28-36页 |
(一) 史书分类 | 第28-31页 |
1、 正史 | 第28-30页 |
2、 杂述 | 第30-31页 |
(二) 史书编撰 | 第31-32页 |
1、 史料搜集 | 第31页 |
2、 史事编撰 | 第31-32页 |
(三) 史书史例 | 第32-36页 |
四、 刘知几有关北朝时期史学观念的评论 | 第36-40页 |
(一) 古今观 | 第36-37页 |
(二) 天人观 | 第37-38页 |
(三) 正统观 | 第38-39页 |
(四) 民族观 | 第39-40页 |
结语 | 第40-4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1-44页 |
后记 | 第4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