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0-16页 |
1.1 研究背景 | 第10-13页 |
1.2 斜拉桥稳定性发展及研究现状 | 第13-14页 |
1.3 研究目的和意义 | 第14-15页 |
1.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| 第15-16页 |
第二章 斜拉桥稳定性分析理论 | 第16-32页 |
2.1 桥梁稳定性概述 | 第16页 |
2.2 稳定性理论 | 第16-18页 |
2.2.1 第一类稳定理论 | 第16-17页 |
2.2.2 第二类稳定理论 | 第17-18页 |
2.3 稳定性分析的研究方法 | 第18-20页 |
2.3.1Euler法(静力平衡法) | 第19页 |
2.3.2 能量法 | 第19页 |
2.3.3 动力法 | 第19-20页 |
2.3.4 有限元法 | 第20页 |
2.4 有限元稳定理论 | 第20-26页 |
2.4.1 第一类稳定问题有限元理论 | 第20-22页 |
2.4.2 第二类稳定问题有限元理论 | 第22-25页 |
2.4.3 Midas Civil分析理论 | 第25-26页 |
2.5 斜拉桥失稳判定标准 | 第26-29页 |
2.5.1 斜拉桥稳定判别方法 | 第26-28页 |
2.5.2 斜拉桥稳定性评价方法 | 第28-29页 |
2.5.3 稳定系数指标 | 第29页 |
2.6 斜拉桥稳定影响因素 | 第29-30页 |
2.6.1 结构参数 | 第29页 |
2.6.2 恒载 | 第29-30页 |
2.6.3 临时墩设置 | 第30页 |
2.6.4 风荷载 | 第30页 |
2.6.5 索力和拉索截面 | 第30页 |
2.7 本章小结 | 第30-32页 |
第三章 钢拱塔斜拉桥成桥阶段稳定性分析 | 第32-47页 |
3.1 工程概况及有限元模拟方法 | 第32-35页 |
3.1.1 工程背景 | 第32-33页 |
3.1.2 成桥有限元模型建立 | 第33-35页 |
3.2 运营阶段稳定性分析 | 第35-41页 |
3.2.1 合理成桥状态确定 | 第35-36页 |
3.2.2 运营阶段稳定分析 | 第36-38页 |
3.2.3 几何非线性对稳定性影响 | 第38-41页 |
3.3 结构参数对成桥稳定性的敏感分析 | 第41-46页 |
3.3.1 索力对稳定性的敏感分析 | 第41-42页 |
3.3.2 恒载对稳定性的敏感分析 | 第42-43页 |
3.3.3 拉索面积对稳定性的敏感分析 | 第43-44页 |
3.3.4 索塔刚度对稳定性的敏感分析 | 第44-45页 |
3.3.5 主梁刚度对稳定性的敏感分析 | 第45-46页 |
3.4 本章小结 | 第46-47页 |
第四章 钢拱塔斜拉桥施工阶段稳定性分析 | 第47-64页 |
4.1 施工阶段有限元模型建立 | 第47-53页 |
4.1.1 本桥施工流程 | 第47-50页 |
4.1.2 施工阶段模型 | 第50-53页 |
4.2 施工阶段第一类稳定性分析 | 第53-61页 |
4.2.1 施工全过程稳定性分析 | 第53-55页 |
4.2.2 典型施工阶段稳定性分析 | 第55-60页 |
4.2.3 考虑几何非线性的第一类稳定分析 | 第60-61页 |
4.3 施工阶段第二类稳定分析 | 第61-63页 |
4.4 本章小结 | 第63-64页 |
第五章 钢拱塔斜拉桥施工阶段稳定性影响因素分析 | 第64-75页 |
5.1 风荷载对施工阶段稳定性影响分析 | 第64-66页 |
5.1.1 第一类稳定性分析 | 第64-65页 |
5.1.2 第二类稳定性分析 | 第65-66页 |
5.2 临时墩设置对施工阶段稳定性影响分析 | 第66-68页 |
5.2.1 第一类稳定性分析 | 第66-67页 |
5.2.2 第二类稳定性分析 | 第67-68页 |
5.3 结构参数对施工阶段稳定性影响分析 | 第68-74页 |
5.3.1 索力变化对第一类、第二类稳定影响分析 | 第68-69页 |
5.3.2 恒载变化对第一类、第二类稳定影响分析 | 第69-71页 |
5.3.3 拉索面积变化对第一类、第二类稳定影响分析 | 第71-72页 |
5.3.4 索塔刚度变化对第一类、第二类稳定影响分析 | 第72-73页 |
5.3.5 主梁刚度变化对第一类、第二类稳定影响分析 | 第73-74页 |
5.4 本章小结 | 第74-75页 |
结论与展望 | 第75-76页 |
结论 | 第75页 |
展望 | 第75-7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6-79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| 第79-80页 |
致谢 | 第8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