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政治、法律论文--法律论文--中国法律论文--民法论文--民事其他法权论文

金融消费者权益的法律保护研究

摘要第4-5页
Abstract第5页
绪论第8-15页
    (一)研究背景及意义第8-9页
        1.研究背景第8页
        2.研究意义第8-9页
    (二)国内外研究现状第9-12页
        1.国内研究现状第9-11页
        2.国外研究现状第11-12页
    (三)研究方法与思路第12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研究方法第12-13页
        2.研究思路第13页
    (四)本文的创新与不足第13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本文的创新点第13页
        2.本文不足之处第13-15页
一、金融消费者权益法律保护的法理基础第15-19页
    (一)社会义务本位理论第15-16页
    (二)消费者主权理论第16-17页
    (三)政府适当干预理论第17-18页
    (四)“双峰”(Twin Peaks)理论第18-19页
二、次贷危机后国外及台湾地区金融消费者保护的法治实践及启示第19-29页
    (一)美国:金融消费者保护局主导的金融消费者保护第19-21页
        1.采取强硬的立法与执法措施第20页
        2.注重对消费者利益的维护与救济第20-21页
    (二)英国:以金融行为局为主的金融消费者保护第21-24页
        1.对金融消费者实行差异化保护第22页
        2.金融巡视员服务公司(FOS)以非诉讼方式处理金融消费者争端第22-23页
        3.加强执法的效率和效果第23页
        4.消费者金融教育及金融行业自律机制第23-24页
    (三)日本和台湾地区:各具特色的金融争议处理机制第24-27页
        1.日本:ADR机制创新第24-26页
        2.台湾地区:专业的金融争议处理第26-27页
    (五)对我国金融消费者保护的启示第27-29页
三、我国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现状及问题第29-37页
    (一)我国金融消费者权益的法律保护现状第29-32页
        1.我国目前金融行业消费者保护立法现状第29-30页
        2.金融消费者保护监管现状第30-31页
        3.金融消费者享有权益现状第31-32页
    (二)我国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存在的问题第32-37页
        1.金融消费者保护法律体系有待完善第32-33页
        2.传统的监管模式面临的挑战:监管空白和监管重复第33-35页
        3.金融消费者的重要权利缺乏保障第35-37页
四、加强我国金融消费者权益法律保护的建议第37-45页
    (一)逐步健全和完善金融消费者保护监管法律体系第37-39页
        1.金融消费者保护专项立法第37页
        2.协调金融行业各领域法律法规冲突第37-38页
        3.完善金融行业具体领域的法律法规第38-39页
    (二)设置专门且独立的金融消费者保护监管主体第39-41页
        1.监管模式逐渐由机构性监管向功能性监管过渡第40页
        2.设立独立的金融消费者保护监管机构第40-41页
    (三)维护并保障金融消费者的相关权益第41-45页
        1.金融交易中完善信息披露制度第41-42页
        2.法律层面保障金融消费者受教育的权利第42-43页
        3.多渠道保障金融消费者救济权的实现第43-45页
结语第45-47页
参考文献第47-50页
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50-51页
致谢第51页

论文共51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金沙江流域宁南小流域地质灾害风险评价
下一篇:钢拱塔斜拉桥稳定性分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