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9-15页 |
1.1 预应力混凝土道面及其脱空适应性 | 第9-11页 |
1.1.1 预应力混凝土道面技术 | 第9页 |
1.1.2 预应力混凝土道面优缺点 | 第9-11页 |
1.1.3 预应力道面脱空适应性 | 第11页 |
1.2 预应力混凝土路面及脱空的国内外发展及研究状况 | 第11-13页 |
1.2.1 国内预应力混凝土道面/路面的发展状况 | 第11-12页 |
1.2.2 国外预应力混凝土道面/路面的发展状况 | 第12-13页 |
1.2.3 混凝土道面在脱空方面的研究现状 | 第13页 |
1.3 本文的研究内容 | 第13-15页 |
第二章 预应力混凝土道面理论分析 | 第15-27页 |
2.1 预应力混凝土道面的结构构造及力学分析 | 第15-17页 |
2.1.1 预应力混凝土道面的特性 | 第15页 |
2.1.2 预应力混凝土道面的弹性层状体系 | 第15-16页 |
2.1.3 Winkler地基模型的预应力混凝土道面 | 第16-17页 |
2.2 预应力混凝土路面的设计步骤 | 第17-23页 |
2.2.1 预应力道面板厚的设计 | 第17-18页 |
2.2.2 预应力道面的设计方法 | 第18页 |
2.2.3 预应力道面中预应力值大小 | 第18-21页 |
2.2.4 预应力损失计算 | 第21-23页 |
2.3 预应力道面的力学分析 | 第23-27页 |
2.3.1 预应力道面的稳定性问题 | 第23页 |
2.3.2 预应力道面的纵横弯曲 | 第23-24页 |
2.3.3 预应力道面的挠曲微分方程 | 第24-27页 |
第三章 预应力混凝土道面脱空结构研究 | 第27-41页 |
3.1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有限元模型 | 第27-28页 |
3.1.1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有限元模型的选择 | 第27页 |
3.1.2 预应力道面中预应力的施加方法 | 第27-28页 |
3.2 有限元整体建模与求解 | 第28-32页 |
3.2.1 有限元模型的参数介绍 | 第28页 |
3.2.2 弹性层状模型的建立 | 第28-29页 |
3.2.3 有限元分析过程 | 第29-32页 |
3.3 预应力混凝土道面脱空适应性参数研究 | 第32-41页 |
3.3.1 预应力道面与普通混凝土道面力学特性比较 | 第33页 |
3.3.2 预应力道面脱空状态下的参数分析 | 第33-37页 |
3.3.3 适应脱空的预应力道面参数的分析 | 第37-41页 |
第四章 预应力混凝土道面脱空适应性试验研究 | 第41-53页 |
4.1 室内试验方法及应用原理 | 第41-42页 |
4.1.1 实验目的 | 第41页 |
4.1.2 室内试验测试步骤 | 第41-42页 |
4.2 试验材料要求与技术准备 | 第42-46页 |
4.2.1 水泥混凝土设计要求 | 第42-44页 |
4.2.2 钢绞线和锚具的选择 | 第44页 |
4.2.3 预应力混凝土道面板制作工艺流程与技术要求 | 第44-46页 |
4.3 试验用设备及仪器 | 第46-47页 |
4.4 实验测试方法及数据分析 | 第47-53页 |
4.4.1 实验测试方法 | 第47-49页 |
4.4.2 实验数据分析 | 第49-53页 |
第五章 结论及展望 | 第53-55页 |
5.1 主要结论 | 第53页 |
5.2 展望 | 第53-5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5-58页 |
作者简介 | 第5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