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5-7页 |
Abstract | 第7-8页 |
一、绪论 | 第13-24页 |
(一)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| 第13-17页 |
1. 研究背景 | 第13-15页 |
2. 研究意义 | 第15-17页 |
(二)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7-21页 |
1. 国内研究现状 | 第17-19页 |
2. 国外研究现状 | 第19-21页 |
3. 简要评价 | 第21页 |
(三) 研究的技术路线与内容 | 第21-23页 |
(四) 研究方法 | 第23页 |
1. 文献研究法 | 第23页 |
2. 内容分析法 | 第23页 |
3. 描述性统计分析法 | 第23页 |
(五) 论文的创新点 | 第23-24页 |
二、相关概念、理论和方法阐释 | 第24-32页 |
(一) “三公”经费公开概述 | 第24-26页 |
1. “三公”经费的界定 | 第24页 |
2. “三公”经费公开的含义 | 第24页 |
3. “三公”经费公开的历程 | 第24-26页 |
(二) 理论基础 | 第26-28页 |
1. 知情权理论 | 第26-27页 |
2. 善治理论 | 第27-28页 |
(三) 内容分析法概述 | 第28-32页 |
1. 内容分析法及相关概念界定 | 第28-30页 |
2. 内容分析法的研究对象 | 第30页 |
3. 内容分析法的研究步骤 | 第30-32页 |
三、研究设计 | 第32-41页 |
(一) 研究问题 | 第32页 |
(二) 研究范围 | 第32-34页 |
(三) 研究步骤 | 第34-41页 |
1. 样本的选择 | 第34-36页 |
2. 分析单元和分析体系的确定 | 第36-40页 |
3. 信度和效度的检测 | 第40-41页 |
四、实证研究分析 | 第41-67页 |
(一) “三公”经费支出决算报告完整性分析 | 第44-48页 |
1. 时间维度的纵向比较 | 第44-46页 |
2. 部门维度的横向比较 | 第46-48页 |
(二) “三公”支出决算经费报告具体性分析 | 第48-63页 |
1. “三公”经费支出单位概况公开的具体性分析 | 第48-52页 |
2. 支出情况表公开的具体性分析 | 第52-55页 |
3. 公务接待费公开的具体性分析 | 第55-58页 |
4. 因公出国(境)费公开的具体分析性 | 第58-60页 |
5. 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公开的具体性分析 | 第60-63页 |
(三) “三公”经费公开报告的易懂性分析 | 第63-64页 |
(四) “三公”经费报告获得的便利性分析 | 第64页 |
(五) “三公”经费公开的及时性分析 | 第64-67页 |
五、研究结论及相关建议 | 第67-74页 |
(一) 研究结论 | 第67-68页 |
1. 完整性方面 | 第67页 |
2. 具体性方面 | 第67页 |
3. 易懂性方面 | 第67-68页 |
4. 获取的便利性方面 | 第68页 |
5. 时效性方面 | 第68页 |
(二) 相关问题分析 | 第68-70页 |
1. 内部动力严重不足 | 第68-69页 |
2. 外部场力尚未形成 | 第69-70页 |
(三) 相关建议 | 第70-74页 |
1.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,指导“三公”经费公开的规范化 | 第70-71页 |
2. 解放思想,重视“三公”经费的公开与监督 | 第71-72页 |
3. 形成机制,保障“三公”经费公开的规范化 | 第72-74页 |
结语 | 第74-7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5-78页 |
致谢 | 第7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