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生物科学论文--植物学论文--植物分类学(系统植物学)论文--应用植物学(经济植物学)论文

鄂尔多斯高原碱湖钝顶螺旋藻生产加工关键因子研究

摘要第3-5页
Abstract第5-6页
1 绪论第14-32页
    1.1 螺旋藻及其研究第14-26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螺旋藻简介第14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螺旋藻研究进展第14-20页
        1.1.3 鄂尔多斯高原碱湖钝顶螺旋藻研究与开发情况第20-25页
        1.1.4 中国的螺旋藻产业概况第25页
        1.1.5 鄂尔多斯地区的螺旋藻产业第25-26页
    1.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26-29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问题的提出第26-28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研究内容第28-29页
    1.3 研究意义第29-30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解决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对于当地螺旋藻资源开发意义重大第29-30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开展生产过程中重要因素特性研究是产业升级的根本第30页
    1.4 技术路线第30-32页
2 鄂尔多斯高原碱湖钝顶螺旋藻生产过程中原料利用规律研究第32-57页
    2.1 材料与方法第32-37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材料第32-33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试验方法第33-36页
        2.1.3 指标测定方法第36页
        2.1.4 数据分析与处理第36-37页
    2.2 结果与分析第37-49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NaHCO_3、NaNO_3、H_3PO_4、KCl、MgSO_4·7H_20、FeSO_4·7H_20最佳添加量单因素试验第37-40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NaHCO_3、NaNO_3、H_3PO_4、KCl最佳添加量正交试验第40-43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培养过程中原料消耗量测定第43-44页
        2.2.4 氮肥配合施用规律探讨第44-46页
        2.2.5 鄂托克旗螺旋藻园区地下水成分分析第46-47页
        2.2.6 Ca~(2+)、A_5液和B_6液对螺旋藻生长的影响第47页
        2.2.7 NaCl及Na_2CO_3对螺旋藻生长的影响第47-49页
    2.3 讨论与小结第49-57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讨论第49-55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小结第55-57页
3 鄂尔多斯高原碱湖钝顶螺旋藻砷吸收特性研究及应用第57-68页
    3.1 材料和方法第57-59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材料第57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试验方法第57-59页
        3.1.3 指标测定方法第59页
        3.1.4 数据分析与处理第59页
    3.2 结果与分析第59-65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藻粉砷来源及其在生产过程中的变动第59-62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砷富集特性研究第62-64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抗砷藻种选育第64-65页
    3.3 讨论与小结第65-68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讨论第65-67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小结第67-68页
4 鄂尔多斯地区钝顶螺旋藻采收过程中关键工艺特性研究第68-78页
    4.1 材料与方法第68-72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材料第68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试验方法第68-69页
        4.1.3 指标测定方法第69-72页
        4.1.4 数据分析与处理第72页
    4.2 结果与分析第72-76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清洗工艺研究第72-73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控水时间对螺旋藻类胡萝卜素含量、叶绿素a含量及SOD活性的影响第73-75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干燥方式对两个藻种类胡萝卜素含量、叶绿素A含量及SOD活性的影响第75-76页
    4.3 讨论与小结第76-78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讨论第76-77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小结第77-78页
5 鄂尔多斯高原碱湖钝顶螺旋藻藻蓝蛋白提取工艺及特性研究第78-88页
    5.1 材料与方法第78-80页
        5.1.1 材料第78页
        5.1.2 试验方法第78-79页
        5.1.3 藻蓝蛋白纯度和提取率测定第79页
        5.1.4 数据分析与处理第79-80页
    5.2 结果与分析第80-85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不同硫酸铵饱和度下藻蓝蛋白纯度和提取率第80-81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藻蓝蛋白热稳定性第81-83页
        5.2.3 藻蓝蛋白酸碱稳定性第83-85页
    5.3 讨论与小结第85-88页
        5.3.1 讨论第85-86页
        5.3.2 小结第86-88页
6 鄂尔多斯高原碱湖钝顶螺旋藻藻种越冬形态及保存方法研究第88-99页
    6.1 材料与方法第88-89页
        6.1.1 材料第88页
        6.1.2 试验方法第88-89页
        6.1.3 数据分析与处理第89页
    6.2 结果与分析第89-96页
        6.2.1 鄂尔多斯高原碱湖钝顶螺旋藻在低温下的形态及复苏研究第89-95页
        6.2.2 螺旋藻保存实验第95-96页
    6.3 讨论与小结第96-99页
        6.3.1 讨论第96-97页
        6.3.2 小结第97-99页
7 结论第99-100页
8 展望第100-102页
致谢第102-103页
参考文献第103-114页
作者简介第114页

论文共114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第八届国际警务论坛执法合作专题研讨会同声传译实践报告--以托马斯·斯考特讲话英中同传为例
下一篇:理解与表达视角下的汉英带稿同传课堂案例分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