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中数学情感目标实施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
中文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第一章 引言 | 第10-12页 |
1.1 研究的背景 | 第10-11页 |
1.2 研究的意义和问题 | 第11-12页 |
第二章 文献综述 | 第12-22页 |
2.1 情感、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界定 | 第12-14页 |
2.2 情感、态度与价值观的国内相关研究 | 第14-16页 |
2.3 情感、态度与价值观的国外相关研究 | 第16-17页 |
2.4 我国数学课程标准情感目标的发展历程 | 第17-19页 |
2.5 理论基础 | 第19-22页 |
2.5.1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| 第19-20页 |
2.5.2 素质教育理论 | 第20-21页 |
2.5.3 波利亚的数学教育理论 | 第21-22页 |
第三章 问卷调查的设计和结果分析 | 第22-28页 |
3.1 方法选择 | 第22页 |
3.2 研究样本 | 第22页 |
3.3 问卷的设计 | 第22-23页 |
3.4 调查问卷结果分析 | 第23-28页 |
3.4.1 数学学习兴趣 | 第23-24页 |
3.4.2 数学学习动机 | 第24-25页 |
3.4.3 自我效能感 | 第25-26页 |
3.4.4 数学学习态度 | 第26-27页 |
3.4.5 数学价值观 | 第27-28页 |
第四章 影响情感、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实施的因素分析 | 第28-34页 |
4.1 教师因素 | 第28-30页 |
4.2 家庭因素 | 第30-31页 |
4.3 高考因素 | 第31-34页 |
第五章 三维目标结合的教学案例 | 第34-40页 |
5.1 集合的含义与表示教学设计(片段) | 第34-36页 |
5.2 等差数列教学设计(片段) | 第36-40页 |
第六章 情感、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实施对策 | 第40-48页 |
6.1 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| 第40-41页 |
6.2 增强学生的数学学习动机 | 第41-43页 |
6.3 提高自我效能感 | 第43-45页 |
6.4 培养良好的数学学习态度 | 第45-46页 |
6.5 树立正确的数学价值观 | 第46-4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8-50页 |
附录 1:教师调查问卷 | 第50-51页 |
附录 2:学生调查问卷 | 第51-54页 |
致谢 | 第54-56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| 第5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