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中数学情境性问题数学化的探究
中文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页 |
第1章 引言 | 第9-13页 |
1.1 研究背景 | 第9页 |
1.2 研究的主要问题 | 第9-10页 |
1.3 研究目的及意义 | 第10-11页 |
1.4 研究方法 | 第11-13页 |
第2章 概念界定与文献综述 | 第13-19页 |
2.1 情景与情境 | 第13页 |
2.2 情景问题与情境性问题 | 第13-14页 |
2.3 数学化 | 第14-15页 |
2.4 现实数学与数学现实 | 第15页 |
2.5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5-19页 |
第3章 研究的理论基础 | 第19-21页 |
3.1 情境学习理论 | 第19页 |
3.2 “最近发展区”理论 | 第19-20页 |
3.3 现实数学教育理论 | 第20-21页 |
第4章 情境性问题数学化的原则与教学模式 | 第21-29页 |
4.1 情境性问题数学化的教学原则 | 第21-25页 |
4.1.1 活动原则 | 第21页 |
4.1.2 现实原则 | 第21-22页 |
4.1.3 阶段原则 | 第22-24页 |
4.1.4 交织原则 | 第24页 |
4.1.5 互动原则 | 第24页 |
4.1.6 指导原则 | 第24-25页 |
4.2 情境性问题数学化的教学模式 | 第25-29页 |
第5章 情境性问题数学化的调查与实践 | 第29-47页 |
5.1 情境性问题数学化的问卷调查 | 第29-30页 |
5.1.1 调查问卷的发放与回收 | 第29页 |
5.1.2 问卷结果分析 | 第29-30页 |
5.2 “指数函数及其性质”教学实践 | 第30-41页 |
5.2.1 教材设计 | 第31页 |
5.2.2 实验教学过程 | 第31-40页 |
5.2.3 “指数函数及其性质”教学评价 | 第40-41页 |
5.3 “圆的标准方程”教学实践 | 第41-47页 |
5.3.1 实验教学过程 | 第41-44页 |
5.3.2 “圆的标准方程”教学评价 | 第44-47页 |
第6章 研究结论、不足与展望 | 第47-49页 |
6.1 研究结论 | 第47-48页 |
6.2 存在的不足 | 第48页 |
6.3 研究展望 | 第48-4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9-51页 |
附录 | 第51-53页 |
致谢 | 第53-55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完成的论文 | 第5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