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3-4页 |
ABSTRACT | 第4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8-10页 |
1.1 研究背景 | 第8-9页 |
1.2 研究意义和研究目的 | 第9页 |
1.3 主要内容与章节安排 | 第9-10页 |
第二章 文献综述 | 第10-25页 |
2.1 实业多元化投资的理论研究 | 第10-13页 |
2.1.1 Coase的交易成本理论 | 第10-11页 |
2.1.2 Stigler的产业生命周期理论 | 第11页 |
2.1.3 资本的自由流动理论 | 第11-12页 |
2.1.4 经理人的风险规避理论 | 第12-13页 |
2.2 实业多元化投资的收益—风险特征检验 | 第13-18页 |
2.2.1 实业多元化投资的分类标准 | 第13-15页 |
2.2.1.1 Herfindahl指标和Gort熵指数 | 第13-14页 |
2.2.1.2 Rumelt关于多元化投资的五种分类 | 第14页 |
2.2.1.3 DW指数 | 第14-15页 |
2.2.2 实业多元化投资的实证检验 | 第15-18页 |
2.2.2.1 成熟市场的实证研究 | 第15-17页 |
2.2.2.2 新兴市场的实证研究 | 第17-18页 |
2.3 股权多元化投资的理论研究 | 第18-23页 |
2.3.1 Markowitz的现代投资理论 | 第19-20页 |
2.3.2 企业的实业投资和股权投资 | 第20页 |
2.3.3 企业的股权投资设想 | 第20-21页 |
2.3.4 企业股权投资的理论优势 | 第21-23页 |
2.3.4.1 低转换成本理论 | 第21-22页 |
2.3.4.2 低初始投资成本理论 | 第22页 |
2.3.4.3 保障被投资企业的专业化经营 | 第22-23页 |
2.3.4.4 避免摩擦成本 | 第23页 |
2.4 本章小结 | 第23-25页 |
第三章 实业多元化投资战略的风险——收益特征检验 | 第25-41页 |
3.1 A股实业多元化投资的分类 | 第25-30页 |
3.1.1 行业编码无法反映实际生产关系 | 第25-26页 |
3.1.2 实业多元化投资的分类 | 第26-30页 |
3.1.2.1 按照生产实际流程构造产业链 | 第26-27页 |
3.1.2.2 实业多元化投资的分类标准 | 第27-30页 |
3.2 企业经营绩效的检验标准 | 第30-33页 |
3.2.1 以Tobin’s Q为代表的企业价值指标误差较大 | 第30-31页 |
3.2.2 ROA是衡量公司绩效的经典指标 | 第31-32页 |
3.2.3 Berger和Ofek定义的超额价值 | 第32页 |
3.2.4 检验指标选取总结 | 第32-33页 |
3.3 A股上市公司实业多元化投资的绩效检验 | 第33-39页 |
3.3.1 超额ROA与超额波动率的构造 | 第33-36页 |
3.3.2 产业链多元化战略的风险——收益检验 | 第36-38页 |
3.3.3 无关联多元化战略的风险——收益检验 | 第38-39页 |
3.4 本章小结 | 第39-41页 |
第四章 股权多元化投资战略的风险——收益特征检验 | 第41-56页 |
4.1 企业股权多元化投资的度量方式 | 第41-45页 |
4.1.1 以长期股权投资为代表的衡量标准 | 第41-42页 |
4.1.2 广义的股权投资衡量标准 | 第42-43页 |
4.1.3 对规模和行业因素影响的剔除 | 第43-44页 |
4.1.4 股权多元化投资的量化 | 第44-45页 |
4.2 股权多元化投资的绩效检验——基于IAR的分类 | 第45-50页 |
4.2.1 A股上市公司重分类 | 第45-47页 |
4.2.2 超额ROA与超额风险构造 | 第47-48页 |
4.2.3 股权多元化投资的风险——收益检验 | 第48-50页 |
4.3 股权多元化投资的绩效检验——基于IER的分类 | 第50-54页 |
4.3.1 A股上市公司重分类 | 第50-51页 |
4.3.2 超额ROA与超额风险构造 | 第51-52页 |
4.3.3 股权多元化投资的风险——收益检验 | 第52-54页 |
4.4 本章小结 | 第54-56页 |
第五章 结束语 | 第56-58页 |
5.1 主要工作与创新点 | 第56-57页 |
5.2 不足与后续研究工作 | 第57-5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8-66页 |
致谢 | 第66-6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