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5-7页 |
ABSTRACT | 第7-10页 |
1 序言 | 第11-20页 |
1.1 研究背景与意义 | 第11-12页 |
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进展 | 第12-16页 |
1.2.1 石漠化遥感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| 第12-14页 |
1.2.2 SAR遥感应用现状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| 第14-15页 |
1.2.3 基于极化分解的SAR图像识别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| 第15-16页 |
1.3 SAR遥感在多云多雨区域应用的重要性 | 第16-17页 |
1.4 研究的创新之处 | 第17页 |
1.5 研究内容、方法与技术路线 | 第17-20页 |
1.5.1 研究内容 | 第17-18页 |
1.5.2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| 第18-20页 |
2 数据获取与数据处理 | 第20-28页 |
2.1 遥感数据选取与处理 | 第20-26页 |
2.1.1 遥感数据选取 | 第20页 |
2.1.2 遥感数据处理 | 第20-26页 |
2.2 DEM数据选取与处理 | 第26-27页 |
2.3 地质数据选取与处理 | 第27-28页 |
3 石漠化分类等级指标体系建立与遥感分类监测方法研究 | 第28-34页 |
3.1 石漠化分类等级指标体系 | 第28-30页 |
3.1.1 石漠化分类等级划分体系 | 第28-29页 |
3.1.2 研究区石漠化分类等级划分体系 | 第29-30页 |
3.2 综合分析法石漠化分类遥感监测方法研究 | 第30-33页 |
3.2.1.综合分析指标确定 | 第31-32页 |
3.2.2 综合分析石漠化遥感监测流程 | 第32-33页 |
3.2.3 综合分析模型建立 | 第33页 |
3.3 决策树石漠化分类遥感监测方法研究 | 第33-34页 |
4 案例分析——以贵州清镇流长现代烟草农业基地单元为例 | 第34-53页 |
4.1 研究区选择与概况 | 第34-36页 |
4.1.1 研究区选择 | 第34-35页 |
4.1.2 研究区概况 | 第35-36页 |
4.2 研究区遥感数据处理 | 第36-38页 |
4.3 研究区地质信息与坡度信息提取 | 第38-40页 |
4.4 研究区植被覆盖度信息提取 | 第40-41页 |
4.4.1 像元二分模型 | 第40页 |
4.4.2 提取植被覆盖度 | 第40-41页 |
4.5 研究区土地利用分类提取 | 第41-47页 |
4.5.1 目标分解及H-α 空间提取 | 第41-42页 |
4.5.2 特征提取及分析 | 第42-44页 |
4.5.3 Wishart -H-α 土地利用类型提取 | 第44-45页 |
4.5.4 土地利用分类结果精度评价 | 第45-47页 |
4.6 研究区石漠化遥感分类监测 | 第47-53页 |
4.6.1 基于综合分析法研究区石漠化遥感分类监测 | 第47-50页 |
4.6.2 基于决策树分类研究区石漠化分类遥感监测 | 第50-52页 |
4.6.3 精度评价 | 第52-53页 |
5 结论与讨论 | 第53-57页 |
5.1 结论 | 第53-55页 |
5.2 不足与展望 | 第55-5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7-61页 |
致谢 | 第61-62页 |
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及获奖情况 | 第62-63页 |
附件 | 第63-7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