黑龙江省水利投资效率与投资效益综合评价
摘要 | 第8-10页 |
英文摘要 | 第10-11页 |
1 绪论 | 第12-18页 |
1.1 立题依据 | 第12页 |
1.2 研究背景与意义 | 第12-13页 |
1.3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3-15页 |
1.3.1 水利投资问题研究现状 | 第13页 |
1.3.2 效率评价研究现状 | 第13-14页 |
1.3.3 投资效益研究现状 | 第14页 |
1.3.4 投影寻踪聚类法的研究现状 | 第14-15页 |
1.3.5 数据包络分析法的研究现状 | 第15页 |
1.3.6 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| 第15页 |
1.4 主要研究内容 | 第15-16页 |
1.5 技术路线 | 第16-18页 |
2 区域介绍与相关概念界定 | 第18-24页 |
2.1 黑龙江省概况 | 第18-19页 |
2.1.1 地理位置 | 第18页 |
2.1.2 行政区划 | 第18-19页 |
2.2 水资源情况 | 第19-20页 |
2.2.1 降水量情况 | 第19页 |
2.2.2 水资源总量 | 第19-20页 |
2.3 地貌与气候特征 | 第20-21页 |
2.3.1 地貌特征 | 第20-21页 |
2.3.2 气候特征 | 第21页 |
2.4 经济发展情况 | 第21-23页 |
2.5 重要概念的界定 | 第23-24页 |
2.5.1 水利投资 | 第23页 |
2.5.2 效率与效益 | 第23-24页 |
3 黑龙江省水利投资综合评价模型 | 第24-30页 |
3.1 投影寻踪聚类模型 | 第24-25页 |
3.2 数据包络分析模型 | 第25-27页 |
3.3 PPC-DEA模型 | 第27页 |
3.4 多元线性回归法 | 第27-29页 |
3.5 本章小结 | 第29-30页 |
4 水利投资综合评价体系的构建 | 第30-38页 |
4.1 构建原则 | 第30页 |
4.2 初始指标体系的构建 | 第30-32页 |
4.2.1 初始指标体系 | 第30-31页 |
4.2.2 数据来源 | 第31-32页 |
4.3 最简指标体系的构建 | 第32-37页 |
4.3.1 构建方法 | 第32-35页 |
4.3.2 最简指标体系 | 第35-37页 |
4.4 本章小结 | 第37-38页 |
5 黑龙江省水利投资效率分析 | 第38-45页 |
5.1 水利投资的相对效率 | 第38-42页 |
5.1.1 综合效率 | 第38-40页 |
5.1.2 纯技术效率与规模效率 | 第40-42页 |
5.2 水利投资效率空间分布规律 | 第42-43页 |
5.3 水利投资效率优化设计 | 第43-44页 |
5.4 本章小结 | 第44-45页 |
6 黑龙江省水利投资经济效益研究 | 第45-51页 |
6.1 多元线性回归方程的构建 | 第45-46页 |
6.2 基于驱动力指数的经济效益分析 | 第46-50页 |
6.2.1 驱动力指数的计算 | 第46-47页 |
6.2.2 结果分析 | 第47-50页 |
6.3 本章小结 | 第50-51页 |
7 结论与建议 | 第51-54页 |
7.1 研究结论 | 第51-52页 |
7.2 创新点 | 第52页 |
7.3 未来展望 | 第52-54页 |
致谢 | 第54-5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5-61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| 第6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