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摘要 | 第4-5页 |
| Abstract | 第5页 |
| 第一章 绪论 | 第8-11页 |
| 1.1 研究背景和意义 | 第8-9页 |
| 1.2 概念界定 | 第9页 |
| 1.3 研究主要内容和研究方法 | 第9-10页 |
| 1.4 主要创新点 | 第10-11页 |
| 第二章 文献综述 | 第11-16页 |
| 2.1 劳动力流动理论与经验研究文献综述 | 第11-14页 |
| 2.1.1 新古典劳动力流动模型 | 第11-12页 |
| 2.1.2 新经济地理框架劳动力流动模型 | 第12-14页 |
| 2.2 FDI空间分布结构演化理论综述 | 第14-15页 |
| 2.3 外资影响我国劳动力流动机理分析 | 第15-16页 |
| 2.4 本章小结 | 第16页 |
| 第三章 在华FDI空间分布结构演化及我国劳动力流动特征 | 第16-33页 |
| 3.1 FDI空间分布结构演化国际经验 | 第16-17页 |
| 3.2 推动在华FDI空间结构演化的内部因素 | 第17-20页 |
| 3.2.1 区域间传统区位条件比较优势对比变化 | 第17-19页 |
| 3.2.2 区域间现代区位条件比较优势对比变化 | 第19-20页 |
| 3.3 在华FDI空间分布结构演化特征 | 第20-29页 |
| 3.3.1 在华FDI空间分布结构具有明显“梯度”特征 | 第20-21页 |
| 3.3.2 在华FDI空间分布结构演化整体、区域及行业特征 | 第21-25页 |
| 3.3.3 在华FDI空间分布集聚特性 | 第25-29页 |
| 3.4 我国劳动力流动特征 | 第29-31页 |
| 3.4.1 我国省际劳动力流动流入分布重心北移 | 第30页 |
| 3.4.2 我国省际劳动力流动动机偏重经济型 | 第30-31页 |
| 3.4.3 我国省际流动劳动力受教育水平有所提高 | 第31页 |
| 3.5 在华外资空间结构演化与劳动力流动统计相关性分析 | 第31-32页 |
| 3.6 本章小结 | 第32-33页 |
| 第四章 理论模型 | 第33-39页 |
| 4.1 基本模型 | 第33-36页 |
| 4.1.1 基本假设 | 第33页 |
| 4.1.2 消费 | 第33-34页 |
| 4.1.3 生产 | 第34-35页 |
| 4.1.4 工人空间流动方程 | 第35页 |
| 4.1.5 市场潜力影响劳动力空间流动机理(前向联系) | 第35-36页 |
| 4.2 开放条件下劳动力空间流动目标函数 | 第36-38页 |
| 4.3 本章小结 | 第38-39页 |
| 第五章 实证分析结果和讨论 | 第39-45页 |
| 5.1 实证模型设定和变量说明 | 第39-40页 |
| 5.1.1 实证模型设定 | 第39页 |
| 5.1.2 变量说明 | 第39-40页 |
| 5.2 回归结果分析 | 第40-45页 |
| 5.2.1 回归模型稳健性检验 | 第41页 |
| 5.2.2 回归结果分析 | 第41-45页 |
| 第六章 结论、启示与展望 | 第45-48页 |
| 6.1 结论 | 第45-46页 |
| 6.2 启示 | 第46-47页 |
| 6.3 不足与展望 | 第47-48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48-51页 |
| 硕士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参与的项目 | 第51-52页 |
| 致谢 | 第5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