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文化、科学、教育、体育论文--信息与知识传播论文--信息与传播理论论文--传播理论论文

“微博”治理腐败研究

中文摘要第8-9页
ABSTRACT第9-10页
引言第11-16页
第一章 网络舆论监督与治理腐败第16-19页
    1.1 网络舆论监督的概念第16页
    1.2 腐败的本质第16-17页
    1.3 微博在治理腐败中的功能第17-19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信息获取的互动性和自主性第17-18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信息影响力度的弹性第18页
        1.3.3 信息内容的浓缩性第18页
        1.3.4 信息共享的灵敏性第18页
        1.3.5 参与门槛的准入性第18-19页
第二章 微博治理腐败的历程回顾第19-26页
    2.1 电子政务的产生第19页
    2.2 微博治理腐败的兴起第19-20页
    2.3 微博治理腐败的实践第20-21页
    2.4 微博治理腐败的生成路径、触发机制、生成标志第21-26页
        2.4.1 生成路径第21-23页
        2.4.2 触发机制第23-24页
        2.4.3 生成标志第24-26页
第三章 微博治理腐败的主要类型、优势及局限第26-34页
    3.1 微博治理腐败的主要类型第26-27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连环式第26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爆炸式第26-27页
        3.1.3 合围式第27页
    3.2 微博治理腐败的优势第27-28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扩大反腐监督主体第27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拓宽反腐信息发布途径第27-28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提升反腐败信息传播速度第28页
        3.2.4 提高反腐败信息可信度第28页
    3.3 微博治理腐败中存在的不足第28-34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观念缺失第28-30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立法漏洞第30-32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机制不完备第32-34页
第四章 微博治理腐败的可持续发展路径第34-41页
    4.1 加强对微博反腐的认识第34-36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强化政府认识第34-35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提升公民认识第35-36页
    4.2 完善立法第36-38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网络舆论法治化第36-37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完善相关立法第37-38页
    4.3 完备相关机制第38-41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健全微博管理的实名制认证制度第38-39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健全微博问政的考核与奖惩机制第39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建立微博反腐监督机制第39页
        4.3.4 健全微博反腐的长效机制第39-41页
结语第41-42页
参考文献第42-44页
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44-45页
致谢第45-46页
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第46-47页
承诺书第47-48页

论文共48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基于Spark的移动终端信息推送系统的设计与实现
下一篇:EGCG对苹果果实油腻化的影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