致谢 | 第7-8页 |
摘要 | 第8-9页 |
ABSTRACT | 第9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5-29页 |
1.1 配位化合物 | 第15-19页 |
1.1.1 基于8-羟基喹啉的超分子配位化合物性能研究 | 第15-18页 |
1.1.2 金属有机框架(MOFs)简介 | 第18-19页 |
1.2 配位化合物的合成方法 | 第19-20页 |
1.3 配位化合物的应用 | 第20-28页 |
1.3.1 气体储存、吸附分离材料 | 第20-21页 |
1.3.2 发光材料 | 第21-22页 |
1.3.3 配位化合物在催化方面的应用 | 第22-28页 |
1.4 本课题的选题意义和主要内容 | 第28-29页 |
1.4.1 选题的意义 | 第28页 |
1.4.2 选题的主要内容及研究进展 | 第28-29页 |
第二章 两种基于8-羟基喹啉的超分子配位化合物的合成,结构及光谱性质 | 第29-39页 |
2.1 研究背景 | 第29页 |
2.2 实验试剂和仪器 | 第29-30页 |
2.3 配合物1(Cr(L_1)_3)和_2(Cr(L_2)_3)的合成 | 第30页 |
2.4 配合物1和2的晶体结构解析 | 第30-34页 |
2.5 配合物1和2的稳定性 | 第34-35页 |
2.6 配合物1和2的红外光谱 | 第35-36页 |
2.7 配合物1和2紫外/可见吸收和荧光发射光谱研究 | 第36-38页 |
2.8 本章小结 | 第38-39页 |
第三章 基于脲基二维Cu-MOFs的合成以及催化性能的研究 | 第39-60页 |
3.1 研究背景 | 第39-40页 |
3.2 实验药品及实验仪器 | 第40-41页 |
3.3 晶体结构解析方法 | 第41页 |
3.4 三种二维金属有机配合物的合成及其表征 | 第41-55页 |
3.4.1 Cu-MOF-1的制备及表征 | 第41-45页 |
3.4.2 Cu-MOF-2合成及其表征 | 第45-49页 |
3.4.3 Cu-MOF-3的合成及其表征 | 第49-55页 |
3.5 Cu-MOF-3的催化性能的研究 | 第55-59页 |
3.5.1 Cu-MOF-3催化Friedel-Crafts烷基化反应 | 第55-58页 |
3.5.2 Cu-MOF-3催化Knoevenagel缩合反应 | 第58-59页 |
3.6 本章小结 | 第59-60页 |
第四章 基于不对称性希夫碱的手性多孔框架材料的合成与表征 | 第60-69页 |
4.1 研究背景 | 第60-61页 |
4.2 实验试剂和仪器 | 第61页 |
4.3 不对称Schiff碱类配体的合成 | 第61-68页 |
4.3.1 不对称Schiff碱类配体H_3L_1的合成 | 第62-64页 |
4.3.2 不对称Schiff碱类配体H_3L_2的合成 | 第64页 |
4.3.3 双金属Cu-Ni-MOF-2的合成 | 第64页 |
4.3.4 双金属Cu-Ni-MOF-2的晶体结构解析 | 第64-67页 |
4.3.5 双金属Cu-Ni-MOF-2的红外光谱表征 | 第67页 |
4.3.6 双金属Cu-Ni-MOF-2的PXRD谱图 | 第67-68页 |
4.4 本章小结 | 第68-69页 |
第五章 结论 | 第69-7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0-77页 |
附录:核磁谱图 | 第77-98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| 第9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