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4-7页 |
Abstract | 第7-9页 |
绪论 | 第14-22页 |
一、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| 第14-16页 |
二、研究现状 | 第16-20页 |
三、论文框架 | 第20-21页 |
四、研究方法 | 第21-22页 |
第一章 国际法对战略的现实需求 | 第22-42页 |
一、形势裹挟下的国际法战略需求 | 第22-29页 |
(一) 二战之前 | 第22-25页 |
(二) 二战至冷战结束 | 第25-27页 |
(三) 冷战结束至今 | 第27-29页 |
二、理论左右下的国际法战略需求 | 第29-35页 |
(一) 观念性理论 | 第30-32页 |
(二) 部门性理论 | 第32-33页 |
(三) 微观理论 | 第33-35页 |
三、走向国际治理的国际法战略需求 | 第35-39页 |
(一) 契约丛林 | 第35-36页 |
(二) 全球化与权力均衡 | 第36-38页 |
(三) 公益性 | 第38-39页 |
四、本章小结 | 第39-42页 |
第二章 国际法战略的理论基础:实践中的国际关系理论 | 第42-61页 |
一、理想主义 | 第44-49页 |
(一) 以集体安全对抗武力威胁 | 第45-46页 |
(二) 以国际组织消解权力制约 | 第46-49页 |
二、现实主义 | 第49-55页 |
(一) 以“弱化国际法”为战略 | 第50-51页 |
(二) 以权力和利益脚注国际法 | 第51-54页 |
(三) 利益导向的国际法解释 | 第54-55页 |
三、新自由制度主义 | 第55-59页 |
(一) 以国际机制闪避国际法 | 第56-58页 |
(二) 权力引导国际法变迁 | 第58-59页 |
四、本章小结 | 第59-61页 |
第三章 国际法战略的核心内容 | 第61-96页 |
一、国际法战略的概念 | 第61-67页 |
(一) 国际法是否需要战略 | 第61-63页 |
(二) 现有国际法及国际关系理论的国际法战略内核 | 第63-65页 |
(三) 国际法战略的概念 | 第65-67页 |
二、国际法的“权利”与国际关系的“权力” | 第67-77页 |
(一) “权力本位”的传统国际关系 | 第68-73页 |
(二) 当代国际关系的“权利本位”转向 | 第73-77页 |
三、国际关系的权利、义务表达 | 第77-93页 |
(一) 可能性 | 第78页 |
(二) 路径 | 第78-81页 |
(三) 载体 | 第81-93页 |
四、本章小结 | 第93-96页 |
第四章 国际法战略与国际法功能的实现 | 第96-131页 |
一、国际博弈下的国际法功能 | 第96-106页 |
(一) 博弈实现国家利益 | 第96-101页 |
(二) 国家利益的实现:以领海问题为例 | 第101-106页 |
二、国家利益与权利最大化 | 第106-112页 |
(一) 国家权利最大化 | 第106-108页 |
(二) 挖掘和利用新的权利领域 | 第108-110页 |
(三) 非法律手段的限制 | 第110-112页 |
三、国际法遵行机制中的战略问题 | 第112-128页 |
(一) 国际法的正式实施机制与战略背景 | 第113-127页 |
(二) 国际法的非正式实施机制与战略特性 | 第127-128页 |
四、本章小结 | 第128-131页 |
第五章 国际法战略的边界 | 第131-160页 |
一、国际道德:国际法战略的底线 | 第135-144页 |
(一) 自然法视角下的国际道德与国际法战略空间 | 第136-140页 |
(二) 实证法视角下的国际道德与国际法战略空间 | 第140-144页 |
二、正视道德在实现国际法战略中的双重作用 | 第144-158页 |
(一) 国际道德共识与国际法战略 | 第146-151页 |
(二) 国际道德标准的统一性与国际法战略 | 第151-153页 |
(三) 国际道德规范的层次划分与国际法战略 | 第153-156页 |
(四) 国际道德和利益的协调与国际法战略 | 第156-158页 |
三、本章小结 | 第158-160页 |
第六章 国际法战略的中国立场 | 第160-195页 |
一、准确的国际法定位:权利主体VS义务主体 | 第160-170页 |
(一) 国际法上权利与义务的不均衡性 | 第160-165页 |
(二) 当前中国的主体定位 | 第165-167页 |
(三) 权利最大化是我国国际法战略的主要目标 | 第167-170页 |
二、合理的国际法价值取向:利益主体VS正义主体 | 第170-182页 |
(一) 利益与正义:国际法的百年话题 | 第170-173页 |
(二) 在利益与正义之间摇摆的中国国际法 | 第173-175页 |
(三) 利益与正义的战略平衡是转型中国必须面对的问题 | 第175-176页 |
(四) 中国的国际法战略选择:正义为体、利益为用 | 第176-182页 |
三、战略视角下中国国际法的选择:以公海保护为例 | 第182-195页 |
(一) 公海保护的战略瓶颈 | 第182-186页 |
(二) 公海保护的国际法战略选择 | 第186-195页 |
结论 | 第195-19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97-214页 |
作者简介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 | 第214-215页 |
后记 | 第215-21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