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国死缓制度立法研究
| 摘要 | 第3-5页 |
| ABSTRACT | 第5-7页 |
| 引言 | 第10-11页 |
| 一、我国死缓制度的概述及发展历程 | 第11-22页 |
| (一)我国死缓制度的概念 | 第11-13页 |
| (二)我国死缓制度的本质 | 第13-16页 |
| 1.我国死缓制度的本质之学说及评析 | 第13-15页 |
| 2.我国死缓制度本质新解 | 第15-16页 |
| (三)我国死缓制度的起源与发展历程 | 第16-22页 |
| 1.我国死缓制度的起源 | 第16-18页 |
| 2.我国死缓制度的发展历程 | 第18-22页 |
| 二、我国死缓制度存在之合理性 | 第22-27页 |
| (一)死缓制度存废之论争 | 第22-24页 |
| 1.废除死缓制度的观点及评析 | 第22-23页 |
| 2.保留死缓制度的观点及评析 | 第23-24页 |
| (二)我国死缓制度存在之合理根据 | 第24-27页 |
| 1.我国死缓制度存在的历史必然性 | 第24-25页 |
| 2.我国死缓制度存在的现实必要性 | 第25-27页 |
| 三、我国死缓制度之立法不足 | 第27-33页 |
| (一)我国死缓制度适用条件的不足 | 第27-29页 |
| 1.“罪行极其严重”的表述过于片面与抽象 | 第27-28页 |
| 2.“不是必须立即执行”的实质模糊不清 | 第28-29页 |
| (二)我国死缓制度变更执行条件的不足 | 第29-33页 |
| 1.“情节恶劣”的标准不明确 | 第29-30页 |
| 2.“故意犯罪”与“立功”之间的竞合困境 | 第30-33页 |
| 四、我国死缓制度之立法完善 | 第33-39页 |
| (一)我国死缓制度适用条件的完善 | 第33-36页 |
| 1.人身危险性不是“罪行极其严重”的应有之义 | 第33-35页 |
| 2.人身危险性是死缓适用的实质标准 | 第35-36页 |
| (二)我国死缓制度变更执行条件的完善 | 第36-39页 |
| 1.构建“情节恶劣”需达到5年以上有期徒刑标准 | 第36-37页 |
| 2.重构“立功”减刑标准 | 第37-39页 |
| 结语 | 第39-40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40-43页 |
| 致谢 | 第4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