东南亚若干首都城市街景图像汉字检测与时空分布分析
摘要 | 第4-7页 |
Abstract | 第7-10页 |
第一章 引言 | 第20-34页 |
1.1 研究背景 | 第20-22页 |
1.1.1 选题背景 | 第20-22页 |
1.1.2 研究意义 | 第22页 |
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22-28页 |
1.2.1 街景图像应用研究现状 | 第22-23页 |
1.2.2 汉字检测研究现状 | 第23-26页 |
1.2.3 空间分析研究现状 | 第26-28页 |
1.3 研究目标与方法 | 第28-32页 |
1.3.1 研究目标 | 第28页 |
1.3.2 研究内容 | 第28-29页 |
1.3.3 技术路线 | 第29-32页 |
1.4 论文组织结构 | 第32-34页 |
第二章 研究区与数据 | 第34-46页 |
2.1 研究区概况 | 第34-37页 |
2.1.1 东南亚若干首都城市概况 | 第35页 |
2.1.2 语言及文字使用情况 | 第35-36页 |
2.1.3 华人华侨数量及比例 | 第36页 |
2.1.4 中国游客赴地出境旅游情况 | 第36-37页 |
2.2 数据介绍及获取 | 第37-41页 |
2.2.1 OpenStreetMap数据 | 第37-38页 |
2.2.2 街景图像 | 第38-41页 |
2.3 数据预处理 | 第41-46页 |
2.3.1 OpenStreetMap数据预处理 | 第41-42页 |
2.3.2 街景图像预处理 | 第42-46页 |
第三章 街景图像汉字检测 | 第46-64页 |
3.1 文字检测 | 第46-53页 |
3.1.1 SWT检测算法 | 第46-47页 |
3.1.2 MSER检测算法 | 第47-50页 |
3.1.3 CIPN检测算法 | 第50-53页 |
3.2 汉字判别 | 第53-57页 |
3.2.1 汉字特征分析 | 第54页 |
3.2.2 字符切分 | 第54-56页 |
3.2.3 字符特征计算 | 第56页 |
3.2.4 汉字判别 | 第56-57页 |
3.3 实验与分析 | 第57-62页 |
3.4 本章小结 | 第62-64页 |
第四章 汉字空间分布特征分析 | 第64-96页 |
4.1 空间分布整体描述 | 第64-81页 |
4.1.1 城市间分布特征描述 | 第64-67页 |
4.1.2 城市内分布特征描述 | 第67-78页 |
4.1.3 分布主方向分析 | 第78-81页 |
4.2 空间集聚度 | 第81-83页 |
4.2.1 最邻近指数 | 第81-82页 |
4.2.2 Ripley'K函数法分析 | 第82-83页 |
4.3 空间均衡度 | 第83-88页 |
4.3.1 均衡度指数 | 第83-84页 |
4.3.2 不平衡指数 | 第84-87页 |
4.3.3 均衡比系数 | 第87-88页 |
4.4 区位优势度 | 第88-92页 |
4.4.1 道路等级分布 | 第88-89页 |
4.4.2 区位优势度分析 | 第89-92页 |
4.5 空间辐射度 | 第92-94页 |
4.5.1 辐射半径计算 | 第92-93页 |
4.5.2 空间辐射度分析 | 第93-94页 |
4.6 本章小结 | 第94-96页 |
第五章 汉字分布时序变化分析 | 第96-106页 |
5.1 汉字空间分布变化总概 | 第96-101页 |
5.1.1 数量变化 | 第96-98页 |
5.1.2 密度变化 | 第98-101页 |
5.2 空间分布模式变化 | 第101-102页 |
5.2.1 空间集聚度变化 | 第101页 |
5.2.2 空间均衡度变化 | 第101-102页 |
5.3 区位优势及空间辐射变化 | 第102-104页 |
5.3.1 道路等级分布变化 | 第102页 |
5.3.2 区位优势度变化分析 | 第102-103页 |
5.3.3 空间辐射度变化 | 第103-104页 |
5.4 本章小结 | 第104-106页 |
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106-108页 |
6.1 研究结论 | 第106页 |
6.2 创新点 | 第106-107页 |
6.3 研究展望 | 第107-10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08-116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主要成果 | 第116-118页 |
致谢 | 第118-12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