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摘要 | 第3-5页 |
| Abstract | 第5-6页 |
| 第一章 前言 | 第9-14页 |
| 1.1 金花茶植物概况 | 第9-10页 |
| 1.2 淡黄金花茶分布及其形态特征 | 第10页 |
| 1.3 SSR分子标记技术 | 第10-12页 |
| 1.3.1 SSR标记 | 第10-11页 |
| 1.3.2 SSR引物的开发 | 第11-12页 |
| 1.4 山茶属的种群遗传结构研究 | 第12-13页 |
| 1.5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| 第13-14页 |
| 第二章 应用SSR分子标记的种群遗传结构研究 | 第14-23页 |
| 2.1 实验材料与试剂 | 第14-17页 |
| 2.1.1 实验材料 | 第14-15页 |
| 2.1.2 主要的实验仪器和试剂配方 | 第15-17页 |
| 2.2 总DNA的提取与检测 | 第17-18页 |
| 2.3 引物开发 | 第18-19页 |
| 2.3.1 454测序法开发微卫星引物 | 第18页 |
| 2.3.2 转录组法开发微卫星引物 | 第18-19页 |
| 2.4 PCR扩增与产物的电泳分离 | 第19-21页 |
| 2.5 实验优化与数据校正 | 第21页 |
| 2.5.1 实验优化 | 第21页 |
| 2.5.2 数据校正 | 第21页 |
| 2.6 数据读取 | 第21页 |
| 2.7 数据分析 | 第21-23页 |
| 2.7.1 Hardy-Weinberg equilibrium检验 | 第21页 |
| 2.7.2 零位点检测 | 第21页 |
| 2.7.3 遗传多样性分析 | 第21-22页 |
| 2.7.4 分子方差分析 | 第22页 |
| 2.7.5 BOTTLENECK检验 | 第22页 |
| 2.7.6 Mantle检验 | 第22页 |
| 2.7.7 STRUCTURE分析 | 第22-23页 |
|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| 第23-39页 |
| 3.1 总DNA检测结果 | 第23页 |
| 3.2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结果 | 第23-27页 |
| 3.3 种群遗传多样性 | 第27-31页 |
| 3.4 种群遗传结构 | 第31-39页 |
| 3.4.1 种群的遗传分化与基因流 | 第31页 |
| 3.4.2 种群的AMOVA分析 | 第31-34页 |
| 3.4.3 Mantle检验 | 第34-35页 |
| 3.4.4 瓶颈效应检验 | 第35-36页 |
| 3.4.5 种群STRUCTURE分析 | 第36-39页 |
| 第四章 讨论 | 第39-43页 |
| 4.1 淡黄金花茶遗传多样性水平 | 第39-40页 |
| 4.2 淡黄金花茶种群遗传结构 | 第40-42页 |
| 4.3 保护生物学意义 | 第42-43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43-49页 |
|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| 第49-50页 |
| 论文资助 | 第50-51页 |
| 致谢 | 第51-5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