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天文学、地球科学论文--地质学论文--构造地质学论文--构造运动论文

西藏吉普地区上古生界构造变形特征研究

摘要第5-6页
Abstract第6-7页
第一章 前言第10-17页
    1.1 地理概况第10-11页
    1.2 研究现状与选题背景第11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大地构造研究现状第11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构造特征研究研究现状第11-12页
        1.2.3 新生代构造改造研究现状第12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2.4 选题背景第13页
    1.3 研究目的及内容第13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研究目的第13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研究内容第14页
    1.4 研究方法及步骤第14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4.1 研究方法第14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4.2 工作步骤第15-16页
    1.5 工作量统计第16-17页
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第17-28页
    2.1 地层第18-24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石炭系-二叠系第19-22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三叠系第22页
        2.1.3 侏罗系第22-23页
        2.1.4 白垩系第23-24页
        2.1.5 古近系第24页
        2.1.6 第四系第24页
    2.2 岩浆岩第24页
    2.3 变质岩第24-25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区域变质岩第25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接触变质岩第25页
    2.4 构造第25-28页
        2.4.1 断裂构造第26-27页
        2.4.2 褶皱构造第27-28页
第三章 展金组碎屑锆石U-Pb年龄第28-37页
    3.1 实验目的第28页
    3.2 样品制备和测试第28-29页
    3.3 数据分析和测试结果第29-33页
    3.4 碎屑锆石U-Pb年龄讨论第33-37页
第四章 吉普地区上古生界变形特征第37-62页
    4.1 构造样式第37-49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劈理第37-39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膝折第39-47页
        4.1.3 褶皱第47-49页
    4.2 构造变形期次第49-55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早期构造第49-52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中期构造第52-55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晚期构造第55页
    4.3 应变量分析第55-62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砾石的应变测量第55-59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应变测量结果第59-61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应变测量结果讨论第61-62页
第五章 吉普地区上古生界构造变形时代及意义第62-66页
    5.1 吉普地区上古生界构造变形时代讨论第62页
    5.2 吉普地区构造变形及构造意义讨论第62-66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日土县吉普地区印支期变形构造意义第62-64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日土县吉普地区新生代变形构造意义第64-66页
第六章 结论第66-67页
致谢第67-68页
参考文献第68-75页
附表1:展金组碎屑锆石U-Pb年龄测试结果第75-85页
附录第85-86页

论文共86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基于面向对象分类的稀土矿开采动态监测研究
下一篇:北京地区矿产资源开发状况遥感监测与分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