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绪论 | 第10-17页 |
第一节 选题背景和依据 | 第10-11页 |
第二节 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| 第11-14页 |
一、国内研究现状 | 第11-13页 |
二、国外研究现状 | 第13-14页 |
三、存在问题 | 第14页 |
第三节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| 第14-15页 |
一、研究目的 | 第14-15页 |
二、研究意义 | 第15页 |
第四节 科学问题与研究内容 | 第15-16页 |
一、科学问题 | 第15页 |
二、研究内容 | 第15-16页 |
第五节 研究方法 | 第16-17页 |
一、文献研究法 | 第16页 |
二、社会调查法 | 第16页 |
三、比较研究法 | 第16-17页 |
第一章 心灵教育概述 | 第17-23页 |
第一节 中学心灵教育的相关概念界定 | 第17-19页 |
一、心灵和心灵教育的含义 | 第17-18页 |
二、心灵教育与中学心灵教育的关联 | 第18页 |
三、心灵教育与人性、心理教育的关联 | 第18-19页 |
第二节 中学心灵教育的构成要素 | 第19-23页 |
一、知(真) | 第19-20页 |
二、情(美) | 第20页 |
三、意(善) | 第20-21页 |
四、各层次的逻辑联系 | 第21-23页 |
第二章 日本中学心灵教育内容 | 第23-35页 |
第一节 日本中学的生命教育 | 第23-28页 |
一、热爱生命教育 | 第23-24页 |
二、爱护自然教育 | 第24-25页 |
三、生活态度教育 | 第25-28页 |
第二节 日本中学的生存能力教育 | 第28-32页 |
一、学力观教育 | 第28-30页 |
二、体验教育 | 第30页 |
三、福冈教育大学附属福冈中学案例 | 第30-32页 |
第三节 日本中学的人格教育 | 第32-35页 |
一、人格教育的内容 | 第32-33页 |
二、个性全面和谐发展教育 | 第33-35页 |
第三章 日本中学心灵教育方法 | 第35-42页 |
第一节 学校层面教学方法的创新 | 第35-38页 |
一、学生指导法 | 第36页 |
二、班主任负责制 | 第36-37页 |
三、开发德育补充教材 | 第37-38页 |
第二节 教学实践层面上的方法 | 第38-42页 |
一、体验学习法 | 第39页 |
二、互动式教学法 | 第39-40页 |
三、两难教学法 | 第40-42页 |
第四章 日本中学心灵教育的评价与启示 | 第42-49页 |
第一节 日本中学心灵教育的综合评价 | 第42-45页 |
一、日本中学心灵教育的有益经验 | 第42-44页 |
二、日本中学心灵教育存在的问题 | 第44-45页 |
第二节 日本中学心灵教育的借鉴与启示 | 第45-49页 |
一、重视道德实践能力的培养,通过体验学习丰富德性 | 第45-46页 |
二、注意采取隐性教育和显性教育相结合的方式 | 第46-47页 |
三、整合各方资源,注重学校教育与家庭、社会教育的衔接与合作 | 第47-48页 |
四、重视生命教育,关注学生的情感需要 | 第48-49页 |
结束语 | 第49-50页 |
致谢 | 第50-5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1-57页 |
附录 | 第5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