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天文学、地球科学论文--地质学论文--岩石学论文--岩石分类论文--岩浆岩(火成岩)论文--侵入岩、深成岩论文

四川理塘地区花岗岩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成矿意义

摘要第5-6页
Abstract第6页
1 绪论第9-15页
    1.1 选题依据、研究目的及意义第9页
    1.2 研究区范围及自然地理条件第9-10页
    1.3 以往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第10-13页
    1.4 完成的主要工作第13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4.1 研究方案与技术路线第13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4.2 主要认识第14-15页
2 区域地质背景第15-30页
    2.1 区域地质简介第15-17页
    2.2 地层第17-24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典型剖面第18-20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岩石地层综述第20-22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区域对比第22-24页
    2.3 岩浆岩第24页
    2.4 变质岩第24-27页
        2.4.1 变质砂岩类第24-25页
        2.4.2 板岩类第25页
        2.4.3 千枚岩类第25页
        2.4.4 片岩类第25-26页
        2.4.5 堇青石黑云母角岩带第26页
        2.4.6 堇青石角岩带第26页
        2.4.7 斑点板岩带第26-27页
    2.5 构造第27-29页
        2.5.1 日则-萨玛隆洼断层第27-29页
        2.5.2 宰乌隆洼断裂第29页
    2.6 区域矿产第29-30页
3 岩体地质特征第30-33页
    3.1 岩浆岩的空间分布第30页
    3.2 岩石学特征第30-33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中粒黑云母二长花岗岩第30-31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细粒黑云母二长花岗岩第31-32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暗色微粒包体第32-33页
4 地球化学特征第33-47页
    4.1 主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第33-37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中粒黑云母二长花岗岩第33-34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细粒黑云母二长花岗岩第34-37页
    4.2 标准化稀土微量元素图解第37-39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中粒黑云母二长花岗岩第37-38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细粒黑云母二长花岗岩第38-39页
    4.3 成岩年代学第39-44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中粒黑云母二长花岗岩第39-41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细粒黑云母二长花岗岩第41-44页
    4.4 岩浆演化与构造环境判别第44-47页
        4.4.1 勇杰岩体第44-45页
        4.4.2 二四九岩体第45-47页
5 成矿意义讨论第47-53页
    5.1 普朗斑岩型铜矿床第47-48页
    5.2 普朗斑岩型铜矿床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对比第48-50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主量元素特征第48-49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稀土微量元素特征第49页
        5.2.3 构造环境判别第49-50页
    5.3 成矿模式第50-51页
    5.4 理塘岛弧岩浆活动的成矿意义第51-53页
6 结论第53-54页
致谢第54-55页
参考文献第55-59页
附录第59页

论文共59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甘肃沃尔给花岗岩体中黑云母的成分特征及对成岩成矿的指示意义
下一篇:北京昌平薛家石梁杂岩体岩浆混合作用及其成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