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文化、科学、教育、体育论文--中等教育论文--教学理论、教学法论文--教学研究与改革论文

农村寄宿制高中学生“成长导师制”实践研究--以金塘中学为例

摘要第4-6页
abstract第6-7页
1 绪论第11-18页
    1.1 选题背景第11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高中新课程和新高考改革需要第11-12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学校德育工作需要第12-14页
    1.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第14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研究目的第14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研究意义第14-15页
    1.3 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第15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研究方法第15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研究思路第15-16页
    1.4 研究内容及重难点第16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4.1 研究内容第16页
        1.4.2 研究重点第16页
        1.4.3 研究难点第16-17页
    1.5 本研究的可行性与创造之处第17-18页
        1.5.1 可行性分析第17页
        1.5.2 预期成果第17页
        1.5.3 创新之处第17-18页
2 文献综述第18-22页
    2.1 国外研究现状第18-19页
    2.2 国内研究现状第19-22页
3 概念界定与理论研究第22-25页
    3.1 概念界定第22-23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导师制的涵义第22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成长导师制的涵义第22页
        3.1.3 契约制学习的涵义第22页
        3.1.4 寄宿制高中学生及特点第22-23页
    3.2 理论依据第23-25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成长导师制与多元智力理论第23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成长导师制与因材施教理论第23-25页
4 农村寄宿制高中学生“成长导师制”的实践与研究——以金塘中学为例第25-38页
    4.1“成长导师制”功能新定位第25-26页
    4.2 学校层面的实施步骤第26-29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机构建设第26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制度建设第26-29页
    4.3 教师层面的实施步骤第29-36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导师人选第29-32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导师职责第32-33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施导过程第33-34页
        4.3.4 指导原则第34-35页
        4.3.5 指导内容第35页
        4.3.6 指导方式第35-36页
    4.4 学生层面的实施步骤第36-38页
        4.4.1 学生对象第36-37页
        4.4.2 受导要求第37-38页
5 寄宿制高中学生成长导师制的经验总结和问题思考第38-51页
    5.1 实施情况调查问卷及分析第38-46页
    5.2 实施成效第46-49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转变了教育理念和方式第46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凸显了学校办学特色第46-47页
        5.2.3 融洽了师生和谐关系第47页
        5.2.4 形成了多方教育合力第47-48页
        5.2.5 促进了新课程和新高考改革有序推进第48页
        5.2.6 增强了学生自主性和自制力第48-49页
    5.3 问题思考第49-51页
        5.3.1 如何协调处理好多对关系,把握好“度”第49-50页
        5.3.2 如何利用资源,加强师资培训第50页
        5.3.3 如何做好导师变更问题,突破局限第50-51页
结束语第51-52页
参考文献第52-55页
附录A 问卷调查一第55-57页
附录B 问卷调查二第57-59页
附录C 导师选择申请表第59-60页
附录D 导师情况介绍表第60-61页
附录E 导师工作手册第61-62页
附录F 导师“导学”活动记载表第62-63页
附录G 导师谈话记载表第63-64页
附录H 导师家(校)访记载表第64-65页
附录I 家校联系表第65-66页
附录J 学生个案分析表第66-67页
附录K 学生成长记录表第67-68页
致谢第68-69页

论文共69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100G光传输技术在干线组网中的应用
下一篇: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定位算法DV-Hop的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