融资租赁中出租人的所有权保护研究
摘要 | 第2-4页 |
Abstract | 第4-5页 |
引言 | 第8-13页 |
第一章 问题的提出 | 第13-18页 |
第一节 融资租赁简述 | 第13-15页 |
第二节 案例导入 | 第15-16页 |
一、“一物二融”案件纠纷 | 第15-16页 |
二、融资租赁与抵押权冲突 | 第16页 |
第三节 提出问题 | 第16-17页 |
小结 | 第17-18页 |
第二章 融资租赁之善意取得问题研究 | 第18-24页 |
第一节 动产善意取得的理论基础 | 第18-19页 |
第二节 善意取得构成要件之善意的认定 | 第19-20页 |
第三节 占有改定是否适用善意取得 | 第20-22页 |
第四节 动产善意取得的质疑与完善 | 第22-23页 |
小结 | 第23-24页 |
第三章 租赁物物权公示与登记可行性分析 | 第24-34页 |
第一节 租赁物物权公示问题分析 | 第24-27页 |
一、物权变动公示公信原则 | 第24-25页 |
二、实践中租赁物公示的具体做法 | 第25-26页 |
三、公示方式的不足 | 第26-27页 |
第二节 融资租赁登记的国内探索 | 第27-29页 |
一、融资租赁国内立法现状 | 第27-28页 |
二、融资租赁国内实践试点 | 第28-29页 |
第三节 国外融资租赁立法与登记的比较 | 第29-32页 |
一、英美法系国家立法与登记模式 | 第29-30页 |
二、大陆法系立法与登记模式 | 第30-32页 |
三、国际条约 | 第32页 |
小结 | 第32-34页 |
第四章 构建融资租赁出租人所有权保护框架 | 第34-40页 |
第一节 建立融资租赁登记制度 | 第34-37页 |
一、确定登记的主体、方式和内容 | 第34-35页 |
二、确定登记地点和登记机关 | 第35-36页 |
三、确定登记审查的方式 | 第36页 |
四、确定登记对抗主义效力与顺位优先规则 | 第36-37页 |
第二节 其他配套保障措施 | 第37-39页 |
一、在合同约定方面 | 第37页 |
二、在行业规范方面 | 第37-39页 |
小结 | 第39-40页 |
结语 | 第40-4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1-45页 |
后记 | 第45-4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