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2-5页 |
Abstract | 第5-9页 |
绪论 | 第12-18页 |
一、研究背景 | 第12-13页 |
二、既有文献研究 | 第13-16页 |
三、本文主要研究方法 | 第16页 |
四、本文创新点 | 第16-18页 |
第一章 股东盈余分配请求权性质及层次解构 | 第18-21页 |
第一节 盈余分配请求权性质 | 第18页 |
第二节 盈余分配请求权与盈余分配权辨析 | 第18-19页 |
第三节 盈余分配请求权权利层次解构 | 第19-21页 |
一、抽象的盈余分配请求权——期待权 | 第19-20页 |
二、具体的盈余分配请求权——财产权 | 第20-21页 |
第二章 股东盈余分配纠纷司法案例的整理与评析(2006年-2015年) | 第21-37页 |
第一节 股东盈余分配纠纷司法案例的整体数据呈现 | 第22-27页 |
一、被诉公司性质分布 | 第22页 |
二、案件立案时间及审结法院省域分布 | 第22-25页 |
三、剔除案例分布 | 第25-27页 |
第二节 股东盈余分配纠纷司法案例的类型化描述 | 第27-35页 |
一、涉及股东身份确认的盈余分配纠纷 | 第27-30页 |
二、具体盈余分配纠纷 | 第30-31页 |
三、抽象盈余分配纠纷 | 第31-34页 |
四、盈余分配决议涉及的纠纷 | 第34-35页 |
五、未向部分股东分红 | 第35页 |
六、涉及盈余分配的其他案例 | 第35页 |
第三节 案例实证研究的分析与启示 | 第35-37页 |
第三章 我国现行法律对股东盈余分配请求权的规定与欠缺 | 第37-43页 |
第一节 对股东盈余分配请求权法律规定的评析 | 第37-39页 |
一、股东盈余分配请求权实体性规定 | 第37-38页 |
二、股东盈余分配请求权程序性规定 | 第38-39页 |
第二节 对股东盈余分配请求权救济手段的评析 | 第39-43页 |
一、撤销或确认董事会、股东会决议无效之诉(《公司法》第22条) | 第39-40页 |
二、股东股份转让(《公司法》第 71 条) | 第40页 |
三、大股东违反信义义务(《公司法》第20条) | 第40-41页 |
四、异议股东回购请求权(《公司法》第74条) | 第41-42页 |
五、解散公司(《公司法》第182条) | 第42-43页 |
第四章 司法介入公司盈余分配的正当性分析 | 第43-49页 |
第一节 司法介入是公司自治的内生需求 | 第43-45页 |
一、公司自治的内在局限 | 第43-44页 |
二、司法介入符合公司自治的内在逻辑 | 第44-45页 |
第二节 它山之石是否真可攻玉——评“商业判断规则” | 第45-49页 |
一、“商业判断规则”对司法介入盈余分配的阻断 | 第45-46页 |
二、“商业判断规则”的局限性 | 第46-48页 |
三、国外实践对盈余分配之“商业判断规则”的突破 | 第48-49页 |
第五章 司法介入公司盈余分配纠纷的进路 | 第49-54页 |
第一节 司法介入的前提:穷尽内部救济 | 第49-50页 |
第二节 司法审判思路 | 第50-52页 |
一、对审判思路的类型化考量 | 第50页 |
二、抽象盈余分配纠纷的审判思路 | 第50-52页 |
第三节 强制盈余分配诉讼之引入 | 第52-5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4-59页 |
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| 第59-60页 |
后记 | 第60-6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