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石油、天然气工业论文--石油、天然气加工工业论文--石油炼制论文--炼油工艺过程论文

完全液相法制备Ni-Mo-W柴油超深度加氢脱硫催化剂的研究

摘要第3-5页
ABSTRACT第5-8页
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3-27页
    1.1 引言第13-14页
    1.2 柴油中的硫化物组成、分布及其反应活性第14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柴油中的硫化物及其分布第14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柴油中的硫化物的反应活性第15-17页
    1.3 柴油非加氢脱硫技术简介第17-20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烷基化脱硫第17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萃取脱硫第17-18页
        1.3.3 吸附脱硫第18页
        1.3.4 生物脱硫第18-19页
        1.3.5 氧化脱硫第19-20页
        1.3.6 膜分离脱硫第20页
    1.4 柴油加氢脱硫技术及其国内外进展情况第20-22页
        1.4.1 柴油加氢脱硫技术第20页
        1.4.2 柴油加氢脱硫技术国内外进展第20-22页
    1.5 HDS的机理研究第22-23页
    1.6 HDS催化剂的制备第23-25页
        1.6.1 HDS催化剂常用载体与活性组分第23-24页
        1.6.2 HDS催化剂的制备方法第24-25页
    1.7 论文研究思路及内容第25-27页
第二章 实验部分第27-33页
    2.1 实验药品与仪器第27-29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实验试剂第27-28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实验仪器第28-29页
    2.2 催化剂制备第29页
    2.3 催化剂活性评价第29-30页
    2.4 催化剂表征第30-33页
        2.4.1 X射线衍射(XRD)第30页
        2.4.2 N_2吸附脱附表征(BET)第30页
        2.4.3 氨程序升温脱附(NH_3-TPD-MS)第30-31页
        2.4.4 X射线光电子能谱表征(XPS)第31页
        2.4.5 扫描电子显微镜(SEM)第31-33页
第三章W的添加对Ni-Mo-W催化剂加氢脱硫性能的影响第33-47页
    3.1 引言第33页
    3.2 催化剂制备第33-34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实验原料第33-34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制备方法第34页
    3.3 结果与讨论第34-45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催化剂脱硫活性评价第34-35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SEM表征第35-37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XRD表征第37-38页
        3.3.4 N_2吸附表征第38-39页
        3.3.5 XPS表征第39-44页
        3.3.6 NH_3-TPD-MS表征第44-45页
    3.4 本章小结第45-47页
第四章 活性组分W的添加顺序对催化剂加氢脱硫性能的影响第47-57页
    4.1 前言第47页
    4.2 催化剂制备第47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所用实验原料及制备说明第47页
    4.3 催化剂表征第47-56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催化剂活性评价第47-48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XRD表征第48-49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BET表征第49-50页
        4.3.4 XPS表征第50-53页
        4.3.5 NH_3-TPD表征第53-54页
        4.3.6 SEM表征第54-56页
    4.4 本章小结第56-57页
第五章 助剂P的添加对柴油超深度脱硫催化剂的影响第57-67页
    5.1 前言第57页
    5.2 催化剂制备第57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所用原料及制备方法第57页
    5.3 催化剂表征第57-66页
        5.3.1 XRD表征第57-58页
        5.3.2 N_2吸附表征第58-60页
        5.3.3 NH_3-TPD-MS第60-61页
        5.3.4 XPS表征第61-63页
        5.3.5 SEM表征第63-65页
        5.3.6 催化剂评价第65-66页
    5.4 小结第66-67页
第六章 前驱体制备过程中敞口时间对催化剂脱硫性能的影响第67-77页
    6.1 前言第67页
    6.2 催化剂制备第67页
        6.2.1 实验原料及制备方法第67页
    6.3 催化剂表征第67-75页
        6.3.1 XRD表征第67-68页
        6.3.2 BET表征第68-69页
        6.3.3 XPS表征第69-73页
        6.3.4 NH_3-TPD第73-74页
        6.3.5 SEM表征第74-75页
    6.4 催化剂活性评价第75-76页
    6.5 小结第76-77页
第七章 最优催化剂的重复实验及脱硫探讨第77-81页
    7.1 前言第77页
    7.2 催化剂制备第77页
        7.2.1 实验原料及制备方法第77页
    7.3 催化剂表征第77-79页
        7.3.1 XRD表征第77-78页
        7.3.2 BET表征第78-79页
    7.4 催化剂脱硫活性评价与活性分析第79-80页
    7.5 小结第80-81页
第八章 结论与建议第81-83页
    8.1 结论第81-82页
    8.2 建议第82-83页
参考文献第83-91页
致谢第91-93页
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93页

论文共93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目的论视角下经济类文本的汉译
下一篇:释意理论视角下表达型文本的翻译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