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6-7页 |
Abstract | 第7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1-17页 |
1.1 选题背景 | 第11-12页 |
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2-15页 |
1.2.1 近断层地震动特性研究 | 第12-13页 |
1.2.2 近断层地震参数衰减关系研究 | 第13页 |
1.2.3 等效脉冲模型研究现状 | 第13-15页 |
1.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| 第15-16页 |
1.4 本论文研究意义 | 第16页 |
1.5 本论文的创新性 | 第16-17页 |
第2章 地震动破坏势参数相关性研究 | 第17-29页 |
2.1 引言 | 第17页 |
2.2 地震记录选取标准的确定 | 第17-19页 |
2.2.1 搜集记录断层距范围的确定 | 第17页 |
2.2.2 搜集记录断层距类型的确定 | 第17-18页 |
2.2.3 搜集记录峰值加速度(PGA)范围的确定 | 第18页 |
2.2.4 搜集记录断层类型的选择 | 第18-19页 |
2.2.5 搜集记录震级类型及范围的确定 | 第19页 |
2.3 地震记录的选取 | 第19-20页 |
2.4 地震动潜在破坏势参数 | 第20-25页 |
2.4.1 由地震动本身得到的参数 | 第20-23页 |
2.4.2 由结构响应得到的参数 | 第23-25页 |
2.5 破坏势参数计算 | 第25页 |
2.6 破坏势参数相关性研究 | 第25-28页 |
2.6.1 水平向地震动破坏势参数间的相关性 | 第25-27页 |
2.6.2 竖向地震动破坏势参数间的相关性 | 第27-28页 |
2.7 本章小结 | 第28-29页 |
第3章 近场区域划分 | 第29-51页 |
3.1 引言 | 第29页 |
3.2 记录分类条件 | 第29-33页 |
3.2.1 场地类别 | 第29-31页 |
3.2.2 断层类型 | 第31-32页 |
3.2.3 震源深度 | 第32页 |
3.2.4 震级 | 第32-33页 |
3.3 记录分类 | 第33-34页 |
3.4 划分参数的选择 | 第34-39页 |
3.4.1 地震动破坏势参数的筛选 | 第34-38页 |
3.4.2 划分参数相关性验证 | 第38-39页 |
3.5 划分方法及结果 | 第39-46页 |
3.6 划分结果合理性验证 | 第46-50页 |
3.6.1 脉冲型记录分布验证 | 第46-47页 |
3.6.2 竖横向峰值加速度比VPA/HPA验证 | 第47-50页 |
3.7 本章小结 | 第50-51页 |
第4章 近断层地震脉冲参数研究 | 第51-70页 |
4.1 引言 | 第51页 |
4.2 脉冲识别方法的选择 | 第51-52页 |
4.2.1 外形判别法 | 第51-52页 |
4.2.2 小波分析判断方法 | 第52页 |
4.3 基于小波分析方法提取速度脉冲 | 第52-57页 |
4.3.1 母波函数的选取 | 第52-54页 |
4.3.2 脉冲提取 | 第54-57页 |
4.4 脉冲分布特性 | 第57-58页 |
4.5 脉冲周期计算 | 第58-59页 |
4.5.1 速度反应谱法计算脉冲周期 | 第58页 |
4.5.2 基于小波分析方法确定脉冲周期 | 第58页 |
4.5.3 两种方法计算的脉冲周期比较 | 第58-59页 |
4.6 脉冲周期的统计特性 | 第59-62页 |
4.6.1 脉冲周期模型选择 | 第59-61页 |
4.6.2 脉冲周期经验公式的确定 | 第61-62页 |
4.7 脉冲峰值PGV的统计特性 | 第62-65页 |
4.7.1 脉冲峰值PGV衰减模型的选择 | 第62-63页 |
4.7.2 脉冲峰值经验公式的确定 | 第63-65页 |
4.8 脉冲峰值对应时刻统计特性 | 第65-67页 |
4.8.1 脉冲峰值对应时刻模型确定 | 第65页 |
4.8.2 脉冲峰值对应时刻经验公式的确定 | 第65-67页 |
4.9 脉冲型地震动频谱特性 | 第67-69页 |
4.10 本章小结 | 第69-70页 |
第5章 近断层脉冲型地震动的人工合成 | 第70-86页 |
5.1 引言 | 第70页 |
5.2 傅里叶变换 | 第70-71页 |
5.3 功率谱密度函数 | 第71-72页 |
5.4 地震动加速度反应谱 | 第72-75页 |
5.4.1 加速度反应谱的推导 | 第72-74页 |
5.4.2 加速度反应谱的快速计算方法 | 第74-75页 |
5.5 近断层速度脉冲型地震动生成方法 | 第75-76页 |
5.6 计算算例基本信息 | 第76页 |
5.7 低频简单脉冲合成 | 第76-79页 |
5.7.1 Tian脉冲模型 | 第76-78页 |
5.7.2 Tian脉冲模型的改进 | 第78-79页 |
5.8 简化脉冲的平移 | 第79-80页 |
5.9 高频时程分量合成 | 第80-84页 |
5.10 高、低频成分叠加生成近断层脉冲型地震动 | 第84-85页 |
5.11 本章小结 | 第85-86页 |
结论与展望 | 第86-88页 |
结论 | 第86-87页 |
展望 | 第87-88页 |
致谢 | 第88-8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89-95页 |
附表Ⅰ 脉冲记录信息及参数表 | 第95-9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