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3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第一章 前言 | 第9-18页 |
1.1 轮状病毒概况 | 第9-14页 |
1.1.1 轮状病毒 | 第9页 |
1.1.2 轮状病毒的结构,蛋白质组成及功能 | 第9-10页 |
1.1.3 轮状病毒的分类 | 第10页 |
1.1.4 上市的轮状病毒疫苗及应用中所产生的问题 | 第10-11页 |
1.1.5 新型RV疫苗的研究进展 | 第11-13页 |
1.1.6 小结与展望 | 第13-14页 |
1.2 蛹虫草的研究进展 | 第14-15页 |
1.2.1 简介 | 第14页 |
1.2.2 虫草的分类及分布 | 第14页 |
1.2.3 蛹虫草的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 | 第14页 |
1.2.4 蛹虫草的实际应用 | 第14-15页 |
1.2.5 蛹虫草前景及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| 第15页 |
1.3 丝状真菌常用转化方法 | 第15-17页 |
1.3.1 限制性内切酶转化法 | 第15-16页 |
1.3.2 基因枪转化法 | 第16页 |
1.3.3 电击转化法 | 第16页 |
1.3.4 PEG转化法 | 第16页 |
1.3.5 农杆菌介导转化法 | 第16-17页 |
1.4 研究目的与意义 | 第17-18页 |
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| 第18-27页 |
2.1 材料 | 第18-20页 |
2.1.1 质粒与菌株 | 第18页 |
2.1.2 酶及化学试剂 | 第18-19页 |
2.1.3 真菌材料 | 第19页 |
2.1.4 仪器设备 | 第19-20页 |
2.2 方法 | 第20-27页 |
2.2.1 基因序列的合成 | 第20页 |
2.2.2 引物设计 | 第20-21页 |
2.2.3 原核表达猪轮状病毒VP7-VP8*、VP7、VP8*基因的克隆 | 第21页 |
2.2.4 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 | 第21页 |
2.2.5 激法转化DH5α 感受态 | 第21-22页 |
2.2.6 VP7-VP8*,VP7,VP8*蛋白原核表达 | 第22-23页 |
2.2.7 Western Blot检测 | 第23页 |
2.2.8 真菌表达猪轮状病毒VP7与VP8*基因的克隆 | 第23-24页 |
2.2.9 真菌表达载体pCB130-VP7,pCB130-VP8*的构建 | 第24页 |
2.2.10 质粒转化农杆菌 | 第24-25页 |
2.2.11 根癌农杆菌介导转化蛹虫草原生质体 | 第25页 |
2.2.12 转基因蛹虫草的PCR检测 | 第25页 |
2.2.13 转基因蛹虫草的蛋白检测 | 第25-27页 |
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| 第27-41页 |
3.1 VP7-VP8*基因的优化与合成 | 第27-28页 |
3.2 合成质粒pCB130-VP7-VP8*的验证 | 第28-29页 |
3.3 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 | 第29-30页 |
3.4 原核表达蛋白检测 | 第30-34页 |
3.5 真菌表达载体的构建 | 第34-36页 |
3.6 重组质粒的测序 | 第36页 |
3.7 蛹虫草的遗传转化 | 第36-37页 |
3.8 转基因蛹虫草的PCR检测 | 第37-39页 |
3.9 转基因蛹虫草的Western Blot检测 | 第39-41页 |
第四章 讨论 | 第41-43页 |
4.1 蛹虫草原生质体的制备 | 第41页 |
4.2 蛹虫草原生质体再生培养基及潮霉素抗性筛选 | 第41页 |
4.3 农杆菌介导法转化蛹虫草原生质体 | 第41-42页 |
4.4 利用蛹虫草表达猪轮状病毒蛋白的意义 | 第42-43页 |
第五章 结论 | 第43-4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5-51页 |
作者简介 | 第51-52页 |
致谢 | 第5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