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摘要 | 第2-4页 |
| Abstract | 第4-6页 |
| 导言 | 第9-13页 |
| 一、问题的提出 | 第9页 |
| 二、研究价值及意义 | 第9-11页 |
| 三、文献综述 | 第11-12页 |
| 四、主要研究方法 | 第12页 |
| 五、论文结构 | 第12页 |
| 六、论文主要创新及不足 | 第12-13页 |
| 第一章 估值调整协议的概述 | 第13-18页 |
| 第一节 估值调整协议的概念 | 第13-14页 |
| 第二节 估值调整协议和“对赌” | 第14页 |
| 第三节 估值调整协议的分类 | 第14-18页 |
| 第二章 估值调整协议的法律结构 | 第18-27页 |
| 第一节 估值调整协议的法律关系 | 第18-20页 |
| 一、估值调整协议的主体 | 第18-19页 |
| 二、估值调整协议的客体 | 第19页 |
| 三、估值调整协议的内容 | 第19-20页 |
| 第二节 估值调整协议的合同要件和性质 | 第20-27页 |
| 一、估值调整协议的合同要件 | 第20-21页 |
| 二、估值调整协议的合同性质 | 第21-27页 |
| 第三章 估值调整协议的合法性和合理性 | 第27-35页 |
| 第一节 估值调整协议的立法现状 | 第27页 |
| 第二节 估值调整协议合法性的核心争议 | 第27-30页 |
| 一、估值调整协议是否显失公平 | 第27-28页 |
| 二、估值调整协议是否违反风险共担原则 | 第28-29页 |
| 三、估值调整协议是否属于“名为投资、实为借贷” | 第29页 |
| 四、投资方与目标企业对赌是否损害目标企业和债权人的利益 | 第29-30页 |
| 第三节 估值调整协议存在的合理性 | 第30-35页 |
| 一、有利于缓解中小企业的融资难困境 | 第30-31页 |
| 二、有利于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,鼓励诚实信用 | 第31页 |
| 三、有利于保护小股东(即投资方)的利益,追求投融资双方共赢 | 第31-32页 |
| 四、有利于发现企业股权的真实价值,促进股权投融资交易 | 第32-33页 |
| 五、有利于激励目标企业生产经营,体现实质上的公平 | 第33-35页 |
| 第四章 估值调整协议的法律障碍和风险防控 | 第35-39页 |
| 第一节 估值调整协议与私募股权融资的关系 | 第35-36页 |
| 第二节 估值调整协议在股权(股份)转让中的制度障碍 | 第36-37页 |
| 一、估值调整协议在股份转让锁定期内的股份转让障碍 | 第36页 |
| 二、估值调整协议面对外商投资法律规范时的股权转让障碍 | 第36-37页 |
| 第三节 估值调整协议在首次公开募股中的政策障碍和风险防控 | 第37-39页 |
| 第五章 估值调整协议的操作建议 | 第39-44页 |
| 第一节 估值调整协议的宏观操作建议 | 第39-41页 |
| 一、离岸公司的概念 | 第39页 |
| 二、离岸公司对履行估值调整协议的积极意义 | 第39-41页 |
| 第二节 估值调整协议的微观操作建议 | 第41-44页 |
| 一、借鉴国际经验,提高企业估值方法的科学性 | 第41页 |
| 二、完善尽职调查,不过度依赖估值调整协议 | 第41-42页 |
| 三、避免单向对赌,实现双向公平 | 第42页 |
| 四、避免刚性条款,增强灵活性和缓冲性 | 第42-44页 |
| 结语 | 第44-45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45-4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