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环境科学、安全科学论文--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论文--一般性问题论文--废水的处理与利用论文

基于铁离子活化过碳酸钠氧化降解磺胺二甲嘧啶的研究

摘要第4-6页
ABSTRACT第6-7页
第一章 绪论第14-29页
    1.1 前言第14-15页
    1.2 磺胺二甲嘧啶概况第15-18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磺胺二甲嘧啶理化性质第15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磺胺二甲嘧啶环境残留第16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2.3 磺胺二甲嘧啶研究现状第17-18页
    1.3 Fenton氧化技术第18-21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传统Fenton技术第18-19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类Fenton技术的发展第19-21页
    1.4 过碳酸钠第21-23页
    1.5 金属-有机骨架材料第23-25页
        1.5.1 金属-有机骨架材料简介第23页
        1.5.2 金属-有机骨架材料光催化原理第23-24页
        1.5.3 金属-有机骨架材料光催化性能研究进展第24-25页
    1.6 发光二极管LED第25-26页
    1.7 研究意义、目的及主要内容第26-29页
        1.7.1 研究意义与目的第26-28页
        1.7.2 研究内容第28-29页
第二章 Fe(Ⅱ)催化过碳酸钠降解磺胺二甲嘧啶第29-46页
    2.1 实验试剂与仪器第29-31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实验试剂第29-30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实验仪器第30-31页
    2.2 实验过程第31-33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溶液配制第31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磺胺二甲嘧啶降解实验第31-32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磺胺二甲嘧啶降解率及降解变化率的计算第32页
        2.2.4 分析方法第32页
        2.2.5 磺胺二甲嘧啶浓度标准曲线的绘制第32-33页
    2.3 结果与讨论第33-45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比较不同反应体系中磺胺二甲嘧啶的降解情况第33-35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Fe(Ⅱ)初始浓度的影响第35-36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过碳酸钠初始浓度的影响第36-39页
        2.3.4 溶液初始pH的影响第39-41页
        2.3.5 Fe(Ⅱ)/SPC体系中的自由基的确定第41-42页
        2.3.6 SMT的降解中间产物及途径第42-45页
    2.4 本章小结第45-46页
第三章 MIL-53(Fe)协同Fe(Ⅲ)/SPC光催化氧化降解磺胺二甲嘧啶第46-70页
    3.1 实验试剂与仪器第47-49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实验试剂第47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实验仪器第47-48页
        3.1.3 光源与反应器的选择第48-49页
    3.2 实验过程第49-53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MIL-53(Fe)的制备第49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MIL-53(Fe)的表征第49-50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催化活性评价第50-52页
        3.2.4 分析方法第52-53页
    3.3 结果与讨论第53-68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X射 线粉末衍射光谱第53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傅里叶红外光谱第53-54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扫描电镜图(SEM)第54-57页
        3.3.4 可见-紫 外漫反射光谱第57-58页
        3.3.5 MIL-53(Fe)催化性能第58-61页
        3.3.6 不同反应条件对光催化降解SMT的影响第61-63页
        3.3.7 MIL-53(Fe)催化机理第63-67页
        3.3.8 体系光催化机理总结第67-68页
    3.4 本章小结第68-70页
结论与展望第70-72页
    1 结论第70-71页
    2 展望第71-72页
参考文献第72-86页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86-88页
致谢第88页

论文共88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针对地震灾害的综合医院救灾安全性评价及设计策略研究
下一篇:信息化背景下研究型大学图书馆功能复合化设计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