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哲学、宗教论文--中国哲学论文--明代哲学(1368~1644年)论文--其他论文

湛若水理学思想探微--以工夫论为中心

摘要第3-5页
ABSTRACT第5-7页
绪论第9-21页
    一、对象与背景第9-14页
        1、理学之正名及其至甘泉时代之发展第9-11页
        2、海内外甘泉理学思想研究综述第11-14页
    二、视角与意义第14-19页
        1、宋明理学中的“本体与工夫”之辨第15-17页
        2、甘泉生平之学思历程与工夫实践第17-19页
    三、线索与脉络第19-21页
第一章 随处体认天理:甘泉工夫论的核心第21-42页
    第一节 “随处体认天理”的提出第21-24页
    第二节 “随处体认天理”分疏之以天理为头脑第24-30页
    第三节 “随处体认天理”分疏之“随处”的用意第30-37页
        1、工夫之遍在第30-33页
        2、甘泉“理一分殊”意第33-37页
    第四节 “随处体认天理”分疏之体认兼知行也第37-41页
        1、知行并进第37-39页
        2、知行并进与知行合一第39-41页
    本章小结第41-42页
第二章 格物思想:甘泉工夫论的展开第42-56页
    第一节 甘泉格物思想的形成第42-45页
    第二节 甘泉格物思想的独特内涵及其理论局限第45-48页
    第三节 甘泉与阳明“格物”之辩第48-55页
        1、二人就“格物”的往来论辩第48-52页
        2、二人“格物”观背后所彰显的工夫路数之不同第52-55页
    本章小结第55-56页
第三章 立志与执敬:甘泉论工夫之操持第56-69页
    第一节 工夫之始:立志、知本与读书第56-59页
    第二节 工夫之操持态度:执事敬第59-66页
        1、心无所主为敬第59-61页
        2、勿忘勿助即是敬第61-63页
        3、甘泉、阳明勿忘勿助与必有事焉之辩第63-65页
        4、煎销习心第65-66页
    第三节 工夫与应举的统一第66-68页
    本章小结第68-69页
第四章 结语:工夫论视域下的甘泉理学之思第69-79页
    第一节 工夫之归旨:甘泉“合一之学”的内涵第69-71页
    第二节 即气有理即心见理:甘泉理学思想的本体论基础第71-74页
    第三节 工夫论视域下的甘泉儒道、儒佛之判第74-79页
参考文献第79-83页
致谢第83-84页

论文共84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网络舆论对政府行为的影响及对策研究
下一篇:我国基层公务员职业倦怠问题及对策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