干湿循环下粘钢加固过载损伤钢筋混凝土T梁抗弯试验研究
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5-21页 |
1.1 研究背景 | 第15页 |
1.2 钢板加固简介 | 第15-16页 |
1.3 钢板加固混凝土结构研究现状 | 第16-17页 |
1.4 损伤混凝土梁加固研究现状 | 第17-18页 |
1.5 混凝土加固梁耐久性研究现状 | 第18-19页 |
1.6 研究目的、主要内容 | 第19-20页 |
1.6.1 研究目的 | 第19页 |
1.6.2 研究内容 | 第19-20页 |
1.7 本章小结 | 第20-21页 |
第二章 试验概况和钢板加固基本原理 | 第21-34页 |
2.1 模型设计 | 第21-23页 |
2.2 钢筋混凝土梁锚粘法加固原理 | 第23-27页 |
2.2.1 锚固长度计算 | 第23-25页 |
2.2.2 锚栓承载力计算 | 第25页 |
2.2.3 钢板加固理论计算 | 第25-27页 |
2.3 模型制作 | 第27-29页 |
2.4 粘钢加固的施工工艺 | 第29-32页 |
2.4.1 混凝土表面处理 | 第29页 |
2.4.2 化学螺栓孔 | 第29-30页 |
2.4.3 钢板处理 | 第30-31页 |
2.4.4 配制结构胶,粘贴钢板 | 第31-32页 |
2.5 试验仪器布置和静载方案 | 第32-33页 |
2.5.1 试验仪器布置 | 第32-33页 |
2.5.2 静载方案 | 第33页 |
2.6 本章小结 | 第33-34页 |
第三章 过载损伤试验结果与分析 | 第34-60页 |
3.1 过载损伤方案 | 第34-35页 |
3.2 过载损伤试验 | 第35-38页 |
3.2.1 挠度变化特征 | 第35-36页 |
3.2.2 试验结果 | 第36-38页 |
3.3 参考梁 | 第38-39页 |
3.3.1 荷载-位移曲线 | 第38页 |
3.3.2 钢筋荷载-应变曲线 | 第38-39页 |
3.4 损伤梁 | 第39-40页 |
3.4.1 荷载-位移曲线 | 第39-40页 |
3.5 钢板加固梁 | 第40-43页 |
3.5.1 荷载-位移曲线 | 第40页 |
3.5.2 钢筋荷载-应变曲线 | 第40-41页 |
3.5.3 钢板荷载-应变曲线 | 第41-43页 |
3.6 过载损伤加固梁 | 第43-45页 |
3.6.1 荷载-位移曲线 | 第43-44页 |
3.6.2 钢筋荷载-应变曲线 | 第44-45页 |
3.6.3 钢板应变曲线 | 第45页 |
3.7 试验结果对比分析 | 第45-51页 |
3.7.1 参考梁与过载损伤梁 | 第45-47页 |
3.7.2 加固梁与过载损伤加固梁 | 第47-51页 |
3.8 裂缝发展与破坏模式分析 | 第51-58页 |
3.8.1 参考梁 | 第51-52页 |
3.8.2 损伤梁 | 第52-53页 |
3.8.3 加固梁 | 第53-55页 |
3.8.4 损伤加固梁 | 第55-58页 |
3.9 本章小结 | 第58-60页 |
第四章 干湿循环试验结果与分析 | 第60-73页 |
4.1 试验环境 | 第60-61页 |
4.2 防腐蚀 | 第61-63页 |
4.2.1 钢板表明防腐蚀处理 | 第61页 |
4.2.2 施工工艺 | 第61-63页 |
4.3 锈蚀状况 | 第63-64页 |
4.4 荷载-位移曲线 | 第64-65页 |
4.5 钢板荷载-应变曲线 | 第65-66页 |
4.6 试验结果对比分析 | 第66-68页 |
4.6.1 承载力和延性对比分析 | 第66-67页 |
4.6.2 荷载-位移曲线对比分析 | 第67-68页 |
4.6.3 钢板荷载-应变曲线对比分析 | 第68页 |
4.7 裂缝发展与破坏模式分析 | 第68-71页 |
4.8 本章小结 | 第71-73页 |
结论与展望 | 第73-75页 |
结论 | 第73-74页 |
展望 | 第74-7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5-79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| 第79-81页 |
致谢 | 第81-82页 |
附录 | 第82-86页 |
附录1 混凝土试验 | 第82页 |
附录2 钢筋拉伸试验 | 第82-84页 |
附录3 钢板拉伸试验 | 第84-85页 |
附录4 结构胶 | 第85-86页 |
附录5 化学螺栓 | 第8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