电磁平衡头结构优化设计及应用研究
| 摘要 | 第5-7页 |
| ABSTRACT | 第7-9页 |
| 第一章 绪论 | 第16-26页 |
| 1.1 课题来源及研究背景 | 第16-18页 |
| 1.1.1 课题来源 | 第16页 |
| 1.1.2 研究背景及意义 | 第16-18页 |
| 1.2 在线自动平衡装置的类别及研究概况 | 第18-24页 |
| 1.2.1 变质量式主动平衡装置 | 第19-20页 |
| 1.2.2 作用力式主动平衡装置 | 第20-21页 |
| 1.2.3 质量转移式主动平衡装置 | 第21-24页 |
| 1.3 论文的研究内容和组织结构 | 第24-26页 |
| 1.3.1 论文的研究内容 | 第24页 |
| 1.3.2 论文的结构概述 | 第24-26页 |
| 第二章 电磁平衡头系统 | 第26-38页 |
| 2.1 电磁平衡头主动控制系统 | 第26-29页 |
| 2.1.1 动环部件 | 第26-29页 |
| 2.1.2 静环部件 | 第29页 |
| 2.2 电磁平衡头驱动理论基础 | 第29-34页 |
| 2.2.1 恒定磁场理论 | 第29-31页 |
| 2.2.2 边界条件及求解算法 | 第31-34页 |
| 2.3 电磁平衡头系统工作原理 | 第34-38页 |
| 2.3.1 永磁自锁原理 | 第34-36页 |
| 2.3.2 电磁驱动原理 | 第36-38页 |
| 第三章 电磁平衡头磁场分析及结构优化 | 第38-58页 |
| 3.1 电磁平衡头磁性材料的选取 | 第38-40页 |
| 3.1.1 永磁材料 | 第38-39页 |
| 3.1.2 软磁材料 | 第39-40页 |
| 3.1.3 平衡头材料性能 | 第40页 |
| 3.2 平衡头实现可靠自锁所需的自锁力 | 第40-42页 |
| 3.2.1 配重盘刚性定轴转动定律 | 第40-41页 |
| 3.2.2 配重盘受力分析 | 第41-42页 |
| 3.3 电磁平衡头的永磁磁场分析 | 第42-52页 |
| 3.3.1 永磁自锁力影响参数研究 | 第43-44页 |
| 3.3.2 自锁磁路稳态磁场有限元仿真 | 第44-46页 |
| 3.3.3 仿真结果分析 | 第46-52页 |
| 3.4 电磁平衡头的驱动磁场分析 | 第52-58页 |
| 3.4.1 配重盘步进所需驱动力 | 第52-53页 |
| 3.4.2 驱动磁路稳态磁场有限元仿真 | 第53-54页 |
| 3.4.3 仿真结果分析 | 第54-58页 |
| 第四章 滚动轴承支撑的配重盘变形研究及优化 | 第58-78页 |
| 4.1 滚动轴承基本理论 | 第58-61页 |
| 4.1.1 轴承运动学理论 | 第58-60页 |
| 4.1.2 赫兹接触理论 | 第60-61页 |
| 4.2 基于显式动力学的配重盘运动学分析 | 第61-68页 |
| 4.2.1 模型结构及材料特性 | 第61-62页 |
| 4.2.2 显示动力学分析设置 | 第62-66页 |
| 4.2.3 仿真结果分析 | 第66-68页 |
| 4.3 基于拟动力学的配重盘变形研究及优化 | 第68-78页 |
| 4.3.1 接触算法-罚函数法 | 第68-69页 |
| 4.3.2 拟动力学分析设置 | 第69-70页 |
| 4.3.3 仿真结果分析 | 第70-78页 |
| 第五章 电磁平衡头在涡桨发动机中的应用研究 | 第78-88页 |
| 5.1 涡桨发动机概述 | 第78-79页 |
| 5.1.1 涡桨发动机结构及类型 | 第78-79页 |
| 5.1.2 涡桨发动机工作原理 | 第79页 |
| 5.1.3 涡桨发动机优点 | 第79页 |
| 5.2 电磁平衡头系统在涡桨发动机上的应用案例 | 第79-81页 |
| 5.3 涡桨发动机动力学分析 | 第81-88页 |
| 5.3.1 涡桨发动机模态分析 | 第81-85页 |
| 5.3.2 涡桨发动机不平衡响应分析 | 第85-88页 |
|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88-90页 |
| 6.1 论文研究工作及总结 | 第88页 |
| 6.2 下一步研究工作展望 | 第88-90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90-94页 |
| 致谢 | 第94-96页 |
|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| 第96-98页 |
| 导师简介 | 第98-100页 |
| 作者简介 | 第100-101页 |
| 附件 | 第101-10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