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摘要 | 第4-6页 |
| ABSTRACT | 第6-8页 |
| 第一章 绪论 | 第15-25页 |
| 1.1 课题来源 | 第15-16页 |
| 1.2 间歇式混合器 | 第16-19页 |
| 1.2.1 间歇式混合器混合性能的研究 | 第16-18页 |
| 1.2.2 间歇式混合器的混合应用 | 第18-19页 |
| 1.3 混合性能的评价指标 | 第19-23页 |
| 1.3.1 实验法混合性能评价指标 | 第19-20页 |
| 1.3.2 数值模拟混合性能评价指标 | 第20-23页 |
| 1.4 本文研究内容 | 第23-25页 |
| 第二章 基于数字图像处理方法的双转子混合器混合性能评价 | 第25-45页 |
| 2.1 实验 | 第25-27页 |
| 2.1.1 实验装备 | 第25-26页 |
| 2.1.2 实验物料 | 第26页 |
| 2.1.3 实验流程 | 第26-27页 |
| 2.2 混合效果量化评价指标 | 第27-29页 |
| 2.3 结果与分析 | 第29-42页 |
| 2.3.1 混合时间对双转子混合器混合性能的影响 | 第29-32页 |
| 2.3.2 填充度对双转子混合器混合性能的影响 | 第32-35页 |
| 2.3.3 速比对双转子混合器混合性能的影响 | 第35-39页 |
| 2.3.4 转子相对旋转方向与喂料方式对双转子混合器混合性能的影响 | 第39-42页 |
| 2.4 本章小结 | 第42-45页 |
| 第三章 周期性变化速比双转子混合器流场特征的数值模拟研究 | 第45-65页 |
| 3.1 数值模拟 | 第45-49页 |
| 3.1.1 几何模型及工况说明 | 第45-48页 |
| 3.1.2 基本假设及数学方程 | 第48页 |
| 3.1.3 网格划分与边界条件 | 第48-49页 |
| 3.2 周期性变化速比双转子混合器左右转子相位差的计算 | 第49-51页 |
| 3.2.1 转子角速度 | 第50页 |
| 3.2.2 时间t内转子转过的角度 | 第50-51页 |
| 3.2.3 左右转子转过的相位差 | 第51页 |
| 3.3 结果与分析 | 第51-63页 |
| 3.3.1 剪切应力场分布及其统计分析 | 第52-56页 |
| 3.3.2 耗散功率 | 第56-57页 |
| 3.3.3 转子扭矩 | 第57-59页 |
| 3.3.4 转子相位差 | 第59-63页 |
| 3.4 本章结论 | 第63-65页 |
| 第四章 周期性变化速比双转子混合器混合性能的实验探究 | 第65-77页 |
| 4.1 介绍 | 第65-66页 |
| 4.2 实验 | 第66-68页 |
| 4.2.1 实验设备与物料 | 第66-67页 |
| 4.2.2 实验流程 | 第67页 |
| 4.2.3 局部惯性增强及调节 | 第67-68页 |
| 4.3 结论与分析 | 第68-75页 |
| 4.3.1 钢珠对混合效果的改善作用 | 第68-70页 |
| 4.3.2 局部惯性增强前后速比变化幅度H对混合性能的影响 | 第70-73页 |
| 4.3.3 局部惯性增强前后速比变化周期T对混合性能的影响 | 第73-75页 |
| 4.4 本章结论 | 第75-77页 |
|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77-79页 |
| 5.1 论文的主要结论 | 第77-78页 |
| 5.2 对课题研究的展望 | 第78-79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79-83页 |
| 附录 | 第83-97页 |
| 致谢 | 第97-99页 |
|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| 第99-101页 |
| 作者与导师简介 | 第101-102页 |
| 北京化工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决议书 | 第102-10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