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文化、科学、教育、体育论文--成人教育、业余教育论文--职工教育论文

职业社会化视角下新员工职业素养培养的研究--以E企业为例

摘要第3-4页
Abstract第4-5页
第一部分 绪论第10-29页
    一、研究缘由第10-11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 职业素养已成为左右新员工发展的关键因素第10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 企业环境中的新员工职业素养培养亟待关注第10-11页
    二、文献综述第11-21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 职业素养培养相关研究第11-15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 职业社会化相关研究第15-20页
        (三) 新员工培训相关研究第20-21页
    三、核心概念界定、研究目标及研究内容第21-29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 核心概念界定第21-28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 研究目标第28页
        (三) 研究内容第28-29页
第二部分 研究方法与研究设计第29-41页
    一、研究方法第29-30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 一对一访谈第29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 焦点小组研究第29-30页
        (三) 三角验证法第30页
    二、研究设计第30-41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 访谈提纲第31-32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 抽样方法第32-33页
        (三) 资料搜集第33-35页
        (四) 资料分析第35-39页
        (五) 研究框架第39-41页
第三部分 研究结果第41-76页
    一、职业素养:多维构念,嵌套堆叠第41-46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 职业素养的四大要素第41-45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 职业素养的结构:嵌套堆叠模型第45-46页
        (三) 职业素养的特征:社会化的烙印第46页
    二、职业社会化视角下新员工职业素养的培养过程第46-62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 新员工集训期:职业素养培养的起点第48-49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 职业素养知识掌握与行为表现之间的差异:新员工职业社会化的中间态第49-53页
        (三) 带教前期:新员工职业适应的亲身实践第53-55页
        (四) 带教后期:新员工全面介入职业活动的过渡第55页
        (五) 新员工职业素养自我培养:真正摆脱“填鸭式教育”的自主提升第55-58页
        (六) 职业素养的评估:以社会化的途径实现第58-62页
    三、新员工职业素养培养各参与者的角色第62-66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 员工自身:主导者第63-64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 培训管理者:组织者和生产者第64页
        (三) 员工发展管理者:监督者及协调者第64-65页
        (四) 带教人:新员工职业社会化的重要执行者第65-66页
    四、影响新员工职业素养培养的社会化因素第66-76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 影响因素概述:个体和环境的综合作用第66-68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 各种因素单独作用的情况:社会化因素影响的多样性第68-71页
        (三) 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的交叉作用:社会化互动的外显第71-74页
        (四) 相同因素对职业素养培养产生不同影响的机理第74-76页
第四部分 研究思考与启示第76-82页
    一、研究思考第76-78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 学校教育与企业开发在新员工职业素养培养中的不同作用第76-77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 新员工职业素养培养的前奏:从校园到职场第77-78页
    二、研究启示第78-81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 对企业的启示第78-79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 对新员工的启示第79-80页
        (三) 对高等院校的启示第80-81页
    三、本研究的局限性及未来研究方向第81-82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 本研究的局限性第81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 未来的研究方向第81-82页
参考文献第82-88页
附录第88-91页
致谢第91页

论文共91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自我肯定对计算机—性别刻板印象影响的实验研究
下一篇:高职院校奖学金管理问题及对策研究--以A高职院校为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