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页 |
引言 | 第8-11页 |
0.1 研究的背景和理由 | 第8-10页 |
0.1.1 缺乏思维深度的语言课堂难以吸引学生 | 第8页 |
0.1.2 思维缺位的被动接受影响学习效果 | 第8-9页 |
0.1.3 思维对语言学习和人才养成至关重要 | 第9-10页 |
0.2 研究的意义 | 第10页 |
0.3 论文框架 | 第10-11页 |
第一章 文献综述 | 第11-22页 |
1.1 批判性思维概述 | 第11-18页 |
1.1.1 批判性思维的哲学起源 | 第11-12页 |
1.1.2 批判性思维研究的发展历程 | 第12-13页 |
1.1.3 批判性思维概念的界定 | 第13-14页 |
1.1.3.1 国外代表性定义 | 第13-14页 |
1.1.3.2 国内学者的定义 | 第14页 |
1.1.4 批判性思维的构成 | 第14-17页 |
1.1.5 批判性思维的测量 | 第17-18页 |
1.2 批判性思维教学的研究 | 第18-22页 |
1.2.1 批判性思维教学的理论基础 | 第18页 |
1.2.2 批判性思维教学的方法概述 | 第18-19页 |
1.2.3 批判性思维教学和语言教学 | 第19页 |
1.2.4 批判性思维教学和阅读教学 | 第19-20页 |
1.2.5 国内的批判性思维及其教学研究 | 第20-22页 |
第二章 研究设计和实施过程 | 第22-40页 |
2.1 研究目标与问题 | 第22页 |
2.2 研究对象 | 第22页 |
2.3 研究过程 | 第22-37页 |
2.3.1 行动准备 | 第23页 |
2.3.2 行动过程第一阶段 | 第23-28页 |
2.3.3 行动过程第二阶段 | 第28-37页 |
2.3.4 行动总结 | 第37页 |
2.4 数据收集 | 第37-38页 |
2.4.1 调查问卷(前期和后期) | 第37页 |
2.4.2 批判性思维水平测试(前测和后测) | 第37-38页 |
2.4.3 学生反思和访谈记录 | 第38页 |
2.4.4 阅读测试(前期和后期) | 第38页 |
2.5 数据分析 | 第38-40页 |
第三章 结果分析和讨论 | 第40-49页 |
3.1 融入批判性思维的阅读教学对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影响 | 第40-43页 |
3.1.1 批判性思维测试结果分析 | 第40-42页 |
3.1.2 学生调查问卷和访谈结果分析 | 第42-43页 |
3.1.3 关于批判性思维能力变化的结论 | 第43页 |
3.2 融入批判性思维的阅读教学对学生阅读成绩的影响 | 第43-45页 |
3.2.1 平行班级历次考试阅读成绩对比 | 第43-44页 |
3.2.2 研究对象前后测阅读成绩对比分析 | 第44页 |
3.2.3 研究对象前后期阅读成绩与批判性思维能力测试结果的相关性分析 | 第44-45页 |
3.3 融入批判性思维的阅读教学对学生学习倾向性的影响 | 第45-49页 |
3.3.1 调查问卷结果分析 | 第45-47页 |
3.3.2 访谈结果分析 | 第47-49页 |
第四章 结论 | 第49-53页 |
4.1 研究主要结论 | 第49页 |
4.2 对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启示与建议 | 第49-51页 |
4.2.1 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融入批判性思维教学的必要性 | 第49-50页 |
4.2.2 在高中英语阅读课中融入批判性思维教学的前提 | 第50页 |
4.2.3 在高中英语阅读课中融入批判性思维教学策略建议 | 第50-51页 |
4.3 本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| 第51-5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3-55页 |
附录 | 第55-61页 |
附录一 关于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调查问卷 | 第55-56页 |
附录二 关于阅读教学的访谈问题 | 第56-57页 |
附录三 关于思维变化的访谈问题 | 第57-58页 |
附录四 批判性思维能力测试 | 第58-61页 |
致谢 | 第61-62页 |
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| 第62页 |